小孟花园网 > 植物大全 > 兰科植物 >文心兰的栽培历史和传统流派

文心兰的栽培历史和传统流派

时间:

文心兰的栽培历史和传统流派(图1)

大纲:文心兰的栽培历史和传统流派

文心兰的栽培历史和传统流派(图2)

一、起源及发展

1. 创立背景:

文心兰(Wensiling兰)起源于我国古代栽培兰花的传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心兰作为一种高档观赏植物,逐渐成为我国文人墨客的喜爱之物。

2. 演变过程:

(1) 魏晋南北朝:

此时,文心兰逐渐从药用植物转变为观赏植物,开始用于宫廷和文人墨客的栽培。此时的文心兰以紫色、白色为主,品种单一,栽培技术不成熟。

(2) 唐代:

唐代文心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的文心兰已开始出现复色品种,如绿色、黄色等。同时,文人墨客对文心兰的栽培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如兰叶的整理和修剪等。

(3) 宋代:

宋代是文心兰的鼎盛时期,此时的文心兰品种繁多,颜色丰富。文心兰栽培技术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品种,如“文心紫”、“文心白”等。

(4) 明代:

明代是文心兰的又一发展时期,此时的文心兰开始走向国际交流,传播至欧洲、东南亚等地。同时,文心兰的栽培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创新,如兰叶的嫁接等。

二、传统流派

1. 瓣型分类:

文心兰根据瓣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单瓣:如“文心紫”、“文心白”等。

(2) 复瓣:如“文心兰”、“文心花”等。

(3) 边缘花瓣:如“文心柳”、“文心竹”等。

(4) 内向花瓣:如“文心镜”、“文心魔”等。

2. 文心兰传统栽培技术:

(1) 选择适宜的土壤:

文心兰生长喜欢排水良好、肥沃、pH值在6.5-7.0之间的土壤。在栽培前,可施入有机肥或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2) 兰株整理:

将兰株从苗床上移栽到兰盆,将兰株根部周围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