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疏花疏果技术要点
推荐文章
摘要
杨梅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然而,传统的杨梅栽培技术往往存在果率低、产量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杨梅疏花疏果技术入手,总结其要点。
一、杨梅疏花疏果技术要点
1. 疏花
(1)控制花量
杨梅树一般具有200~300朵花,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产量。因此,在花芽形成期要控制花量,保留15%~20%的花芽。
(2)疏枝
杨梅树具有主干不分枝,大枝有粗、中、细3种,粗枝从主干上直接长出,中枝弯曲,细枝丛生。在花芽形成期,应将粗枝、中枝剪去,保留细枝。
2. 疏果
(1)控制果量
杨梅果实一般为卵形,呈串状排列。在果实成熟期,应将单果保留,多果剪去。每枝保留2~3个果实,可提高产量。
(2)调整果位
将树冠的果位调整为低位,以增加通风透光,促进果实发育。同时,及时摘除基部叶片,减少营养消耗。
3.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止病虫害对杨梅果实造成损害。及时发现并清除病虫害,减少药物使用。
二、杨梅疏花疏果技术实践
1. 疏花实践
在杨梅生长期,按15%~20%的比例疏去花芽。疏花时,将花蕾从花朵中轻轻剥落,避免损坏花蕊。对花量过多的大枝,应从距离地面1~2厘米处剪去,避免伤及主干。
2. 疏枝实践
在杨梅生长期,将粗枝、中枝剪去,只保留细枝。疏枝时,用剪刀将枝条从顶端剪去,避免将枝条拉断。对弯曲的枝条,应将下部叶片剪去,促进主干尽快直立。
3. 疏果实践
在杨梅果实成熟期,将单果保留,多果剪去。同时,及时摘除基部叶片,减少营养消耗。
4. 病虫害防治实践
及时发现并清除杨梅果实表面的病虫害,如蚜虫、介壳虫等。对病虫害严重的大果,应将果实从树上采摘后,集中喷药,以降低病虫害损失。
三、结语
杨梅疏花疏果技术要点包括:控制花量、疏枝、疏果以及病虫害防治。通过实践,可有效提高杨梅的产量。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进行调整,以实现杨梅的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