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木槭怎么读(色木槭和五角枫的区别)
推荐文章
虽然已经“立秋”了
但是按照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秋季”
色木槭怎么读(色木槭和五角枫的区别)
(平均气温10℃~22℃)
我国大部分地区
其实都还没有进入秋天
不过,秋日里的中国实在太惊艳了
所以,今年我们提前把赏秋攻略发出来
真爱粉们
好好计划这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吧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中国多山的地形
为赏秋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而秋色的变化则主要来自植被
山地的阴坡阳坡光照条件不同
造成了植被生长周期的差异
于是
秋色的点染便有了丰富的层次
中国14个植被类型的分布区域中
不同类型的植物
入秋后叶子的变色情况会不同
有的变深红,有的变金黄
还有的很快枯萎落下
因此,植物群落的构成
决定了秋景的色彩组合状况
大区域的地形特点
又决定了秋色的分布状况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月
AUTUMN
深绿背景下的大片金黄
/寒温带针叶林区/
连绵起伏的兴安林海像深绿色的织毯一样铺盖在中国北方的山峦上。直到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和黑桦林开始泛黄之后,深绿色的吟唱才有了跳跃的独唱和轮唱,整片森林才进入了高潮迭起的大合唱。
▲
「泰加林」
在我国东北的最北端有一片特殊的森林
它们名为“寒温带针叶林”
也被称作“泰加林”
图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
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独特的魅力
每年9月,绵延的兴安落叶松悄然变黄
北部的大兴安岭
成为我国最早迎来秋天景色的地方
(摄影/蔡石,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9月)
AUTUMN
林草交错的魅力
/温带草原区/
这个地区的草原并不单调,它包括了松嫩平原以及内蒙古高原的主体部分,大兴安岭的余脉深入到草原的腹地,燕山山脉的北侧也渐渐消失在草原中。山脉消失的地方,也就是森林和草原交错过渡的地带,这里才是秋色缤纷上演的舞台。
▲
「东沟」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东沟
这处绝色最早由摄影人发现
现在成为摄影发烧友和自驾游客常去的地方
不高的草坡无边无际
金黄的桦木林随着山脉的曲线伸展
森林并不连续
中间稀疏得当地镶嵌着一块块草甸
山脚下平坦草地上,牛羊缓缓走过
整幅画面静谧、悠远
……
这就是林草交错的魅力
(图自500px/视觉中国)
AUTUMN
荒漠边缘有秋色
/温带荒漠区/
荒漠与山地并存,干旱与湿润邻接,这也许是这个区域的最大特点。在荒漠地带,博乐蒿、喀什蒿、小蒿和柽柳科的红砂等在秋季会给粗糙的大地点染秋色。
▲
「禾木村」
这个居住着图瓦人的边陲小村庄
位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处的禾木草原中
因其美丽的秋色
成了喀纳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阳光照射着桦树林和山谷间的盆地
木楞房上炊烟升起
秋天的杨、桦树叶即将飘落枯萎
这时的禾木村灿烂而凄美
意境如古老的西方油画
(图自500px/视觉中国)
AUTUMN
荒漠里的秋色绿洲
/暖温带荒漠区/
这里的植被稀疏,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荒漠。在一望无际的荒漠景观里,河流的两侧生长着胡杨林、沙枣林和柽柳灌丛,一到秋天,柽柳的叶子会变成橙红色,胡杨的叶子则变成金黄色,沙枣的叶子则保持着银白色。
▲
「塔克拉玛干沙漠」
秋天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经常会见到这种场景
荒野上的胡杨林
穿上它一年中最灿烂的金色盛装
塔里木河流域
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胡杨林分布区
塔里木河泥沙俱下,曲折蜿蜒
两岸胡杨林沿河道走势一直奔向茫茫天际
层林尽染,如诗如画
虽然胡杨林结构相对简单
但具有很强的地带性生态烙印
无论是朝霞映染,还是身披夕阳
它在给人以神秘感的同时
也让人解读到生机与希望
(摄影/杨洪,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
AUTUMN
到谷地中寻找秋色
/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
这一区域占据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5℃到0℃。主要生长一些禾本科针茅属和菊科蒿属的植物。
▲
「拉萨河」
拉萨河从念青唐古拉山脚下发源
一路奔腾千余里
到了下游地带
拉萨河的河道越来越宽
水系也变得复杂起来
深秋季节
河岸边的草木被秋风秋雨染成了一片金黄
从空中俯瞰
湛蓝的河水与金色的沙洲互相映衬
坦荡的河谷地带
好似上帝在群山之间
用如椽大笔描绘的油彩画
这一区域山脉多为溶岩地貌
故水流所含钙化物质比重极高
因此水流呈现出美丽的碧绿色
(图自500px/视觉中国)
AUTUMN
最萧瑟的秋景在这里
/高原高寒荒漠区/
这里的平均海拔高度在4500—4800米,主要植被是一些禾本科和菊科的草本植物,没有高大的乔木树种。一到秋季,这里基本是枯黄一片了。
▲
「玛旁雍错」
西藏三大圣湖之首的玛旁雍错
位于冈仁波齐峰和纳木那尼峰之间
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内
玛旁雍错湖水碧透清澈
其透明度为中国之最,达14米
它的湖水碧透清澈
拥有无法形容的蓝
让湛蓝的天空也失去了风采
秋日的玛旁雍错湖畔
大片火红的狼毒草和湛蓝的湖水
将洁白的纳木那尼雪峰和冰川映衬得格外壮美
(摄影/王东佳,图自《博物》2009年4月)
AUTUMN
绚丽多彩的常绿林区
/亚热带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区/
在这个区域里,由于受到山地气候的影响,很多树种会落叶,有的叶子还会变红,如鸡爪槭、色木槭、野漆树、漆树、毛黄栌和火炬树等。
▲
「黄山」
秋天来临时
不同层次的植被呈现出丰富的色彩
黄山夏无酷暑,冬少严寒
入秋以后,山区早晚温差进一步加大
除了树木有变化之外
人们也更容易领略黄山的云雾之美
历年数据显示
10月份平均云海日居全年之冠
(图自500px/视觉中国)
AUTUMN
可以用“华丽”来形容
/高原山地寒温性、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区/
这个区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高山纵谷为主,垂直地带性也很明显。秋季是一年中这些地方色彩最艳丽的季节:低海拔的地方,血红的各种槭树林、金黄的落叶阔叶林、碧绿的常绿阔叶林混杂在一块,在海拔2000—3000米范围里,又会有大片常绿的云南松林或者高山松林以及云杉林,再往上,山顶有厚厚的积雪。
▲
「阿坝彩林」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西北部的阿坝州
从海拔1000米至3000多米的地区均有彩林
呈现出红、黄、绿、橙等多种颜色
在初秋至冬季
缤纷的色彩,装点着幽静的深山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这里有着《瓦尔登湖》般美丽宁静的画面
各种色彩的槭树、
成片金黄的日本落叶松和白桦、
红彤彤的湖北花楸
还有四川特有的红褐色的四川红杉
在一些常青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摄影/余阳,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大阿坝特刊)
AUTUMN
登高寻秋景
/热带西部偏干性季雨林、雨林区/
这里一年四季也都是绿色的,所以,秋天不能给这个地区带来令我们惊喜的绚丽色彩,只有在更高海拔地区生长了高山灌丛草甸时,秋季才会显露出些许金黄颜色。因此,黄绿交错的秋季景观要到高海拔的地方去找。
▲
「担当力卡山」
中缅边境的担当力卡山
海拔4000多米
不同于那些人工种植的、树冠层整齐的森林
这里有着难以估量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
许多独特的物种人们至今知之甚少
缭绕的云雾里
分布着由松属和铁杉属植物构成的广袤针叶林
低海拔处的槭树等落叶树种
会随着秋季的到来树叶悄然变黄
(摄影/程斌,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12月)
AUTUMN
热带也有“秋色岛”
/热带东部偏湿性季雨林、雨林区/
这里的植物是属于热带的,有橡胶树、油棕、槟榔、番荔枝等,还有以青梅、细子龙、蝴蝶树等为标志的热带雨林。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即便到了冬季,我们也只能见到成片的绿色。
▲
「海南」
在海南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
由于海拔较高
我们能见到各种颜色的树种
如红色的乌桕、枫香、槭树
黄色的麻栎,绿色的桉树
不过这里观红叶的最好季节并非在秋季
而是冬季的12月份
图为海南五指山的热带云雾林
弥漫的雾气让林子里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海南岛的热带云雾林
主要分布在霸王岭、尖峰岭、
吊罗山、黎母山及五指山等林区
(图自视觉中国)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
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
但是,叶变色日期与入秋日又不相同
而且山上山下、城里城外
叶子的变色日期也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又标示出
各地举办“红叶节”的日期
以及一些城市的多年物候观测数据中的
“叶开始变色期”
从而制得这张《中国赏秋地图》
秋景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
这张地图表现的是自然景观的分布特点
地图中的所有日期都是参考值
众多日期结成了一张“网”
你据此可以判断出
什么时间、去中国的哪些地方
能看到什么样的秋景
资料提供/仲舒莹韩烁资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1月)
-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作者CNG、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