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图片(蒲草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推荐文章
乡村泥泞的小土路两旁,几亩玉米苗儿,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青蛙的呱呱叫声,鸟儿的叽叽喳喳声,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小草,花开花谢,闻着泥土的气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周末陪父亲去村外割了些苇子回家,一路拍了十余张花草图片,一起来看看都有啥。芦苇,初春长出不少新的芦苇,去年干枯的芦苇依旧挺立在水中。
田间地头的花花草草,它们虽名字不同,但它们却是那么的倔强,任凭狂风暴雨、严寒酷暑,年复一年上演新生与死亡的交替,就算是枯萎,也要将自己的种子撒向四方。
蒲草图片(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灰灰菜,老家称之为唠莉,加些韭菜,做包子吃,超级美味,当然也可以焯水后凉拌,或炒着吃。
嘟林儿草,老家的叫法,该草开小黄花,绿油油的很是喜人,猪、牛、羊的最爱,当然也可以焯水后蒸包子吃。
节根草,老家的叫法,长得不高,但细,在印象里它没啥食用价值,儿时小伙伴们经常采上一把,按着一节一节的地方拉开,到最后,看谁拉开的节最长。
喇叭花,长势凶猛,根部的一截截白根就能长出不少苗苗儿,就像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般。
比韭菜还细的一种草,成片生长,具体叫啥名字,作为80后,还真不清楚。
刺菜,因叶子上长满了小刺,每次看到,都要敬而远之,但它却是一个宝,不仅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还适用于肝炎、热淋、尿血等。记得儿时,爷爷的胳膊因外伤出血,在地里采了些刺菜,用捣子捣成泥状,敷在受伤处,快速能止血。
看着每一个植物都很眼熟,心里也清楚,儿时天天看到,可有的就是叫不出名字,尽管如此,每每看到,亲切感倍增,总要看上一看才舍得离去。
蒲草、棒槌,它们的用途不小,蒲草可用来编织垫子,而棒槌可用来熏蚊子。儿时夏天,每每到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坐到大门外乘凉,而棒槌是老农们驱赶蚊子的神器,点燃几根,围坐一圈儿,聊着国家大小事,以及今年的天气和庄稼长势,孩子们则东跑西跑的玩儿起了捉迷藏。
拉拉秧,生长旺盛,适应能力极强,记得儿时放学后就去村外给猪打草,拉拉秧虽易找,但每次胳膊上、手上、腿上都会被拉拉秧上的刺划出不少伤痕,回家用水洗时,疼得很。
羡慕这些野花野草,年复一年,倔强地生长着,风雨中努力将自己的生存区域扩大再扩大,它们对天气、生长环境没有任何怨言,种子撒到了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从破土而出,到开花结果,再到生命的终结,上演着一幕幕生命的轮回与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