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科(蚜科的翅是什么类型)
推荐文章
蚜科
夹竹桃蚜属半翅目,蚜科,蚜科。每年发生约10多代。主要寄主为夹竹桃。无翅胎生雌虫身体卵圆形,长约2.3mm,宽约1.2mm,体色黄或金黄,腹管、足黑色。有翅胎生雌虫体长卵圆形,长约2mm,宽约1mm,头、胸黑色,腹部色较浅,有黑色斑纹。已成蚜、若蚜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5~6月是为害高峰,夏季高温,虫量明显减少,9~10月有一个新的繁殖为害高峰。11月后虫量减少,进入越冬期。
蚜科(蚜科的翅是什么类型)
4、桔蚜
主要寄主有柑桔、桃、梨等植物。无翅胎生雌蚜全体漆黑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灰褐色。足胫节端部及爪黑色,腹管呈管状,尾片乳突状,上生丛毛。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型相似,翅2对白色透明,前翅中脉分三叉,翅痣淡褐色。无翅雄蚜与雌蚜相似,全体深褐色,后足特别膨大。卵椭圆形,初为淡黄色渐变为黄褐色,*后为漆黑色,有光泽。若虫体褐色,复眼红黑色。每年发生10~20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孵化为害。春末夏初、秋季两个繁殖期气候干旱,有利于大量发生,主要寄主食料不足时,有翅蚜迁飞到其他植物上取食为害。11月后有性蚜产卵越冬。
蚜科的翅是什么类型
夹竹桃蚜属半翅目,蚜科。每年发生约10多代。主要寄主为夹竹桃。无翅胎生雌虫身体卵圆形,长约2.3mm,宽约1.2mm,体色黄或金黄,腹管、足黑色。有翅胎生雌虫体长卵圆形,长约2mm,宽约1mm,头、胸黑色,腹部色较浅,有黑色斑纹。已成蚜、若蚜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5~6月是为害高峰,夏季高温,虫量明显减少,9~10月有一个新的繁殖为害高峰。11月后虫量减少,进入越冬期。
4、桔蚜
主要寄主有柑桔、桃、梨等植物。无翅胎生雌蚜全体漆黑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灰褐色。足胫节端部及爪黑色,腹管呈管状,尾片乳突状,上生丛毛。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型相似,翅2对白色透明,前翅中脉分三叉,翅痣淡褐色。无翅雄蚜与雌蚜相似,全体深褐色,后足特别膨大。卵椭圆形,初为淡黄色渐变为黄褐色,蚜科,最后为漆黑色,有光泽。若虫体褐色,复眼红黑色。每年发生10~20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孵化为害。春末夏初、秋季两个繁殖期气候干旱,蚜科,有利于大量发生,主要寄主食料不足时,有翅蚜迁飞到其他植物上取食为害。11月后有性蚜产卵越冬。
蚜科的主要特征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10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科。
蚜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midge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fungi,含绿僵菌)。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另外,物种的多样性在热带比在温带要低得多。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例如,莴苣蚜虫被认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新西兰传播到塔斯马尼亚。而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蚜科,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输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