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毛蕨(鳞毛蕨科中药)
推荐文章
鳞毛蕨
现在正是吃蕨菜的好时间,鳞毛蕨,很多人周末没事做都会上山。有一种蕨类植物,虽然不能吃,但却是制作盆栽的好材料,遇见了别错过,挖一株回家种上,养好了能赚钱。它就是鳞毛蕨,很多地方的野外、山上都有,看起来不起眼,养好了却很好看。
鳞毛蕨(鳞毛蕨科中药)
鳞毛蕨一般生长在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上,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北方地区少见或者没有。鳞毛蕨和蕨菜有点像,但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蕨菜的嫩芽可以吃,鳞毛蕨不可以。因此,在农村地区,人们都觉得鳞毛蕨一无是处,是一种野草,岂不知鳞毛蕨制作的盆栽是很漂亮的,很适合养在家里。
鳞毛蕨和其他蕨类植物一样,喜欢湿润、阴凉的生长环境。在野外,它往往生长在密林、山坡背阴处。春天采一株鳞毛蕨栽种在花盆里,养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多周围和叶面喷雾,就能生机勃勃。尤其采光不太好的书房、餐厅、卫生间等地方,只要有点散射光,都很适合鳞毛蕨生长。之前还看到有人卖鳞毛蕨,一株几块到十几块不等。要是你所在的地区也有鳞毛蕨,可以想想怎么用它发家致富。
鳞毛蕨科中药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蕨类植物名叫鳞毛蕨,是龟山综合整治后栽种的,约2万株,蕨类植物喜欢阴湿温暖的环境,所以主要栽植在山的北坡,步道旁、山林下都有。建议市民游客不要在龟山采摘蕨类植物,一是因为怕市民误采到与之相似的有毒植物,鳞毛蕨,二是破坏绿化生态环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鳞毛蕨能吃吗
耳蕨属全球超过5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鳞毛蕨,是鳞毛蕨科中最大的属,蕨类植物的第三大属,同时也是蕨类植物分类最为困难的类群之一。目前,耳蕨属细裂耳蕨组共13种(包括新发现的“绥阳耳蕨”),其中9个种均在贵州有分布。
2018年6月,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师王波、孙庆文、王泽欢等在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开展药用植物调查中,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地沟谷发现该种植物,经过三年多的持续野外和引种观察,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最终确定为鳞毛蕨科耳蕨属细裂耳蕨组的植物新种。
王波介绍,目前,仅在“绥阳耳蕨”发现地周边发现不足50株该种个体,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办法,将“绥阳耳蕨”初步评估为极度濒危等级。
“绥阳耳蕨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少,系统位置特殊。”王波表示,鳞毛蕨,该新种的发现对推断耳蕨属物种的起源、演化、地理分布及系统发生关系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