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的图片(骨碎补怎么用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骨碎补的图片
骨碎补,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我国很多地区均有分布,例如江浙一带,两广地区,陕甘青地区等等。骨碎补全年均可以采挖,收集后将叶、鳞片去除,洗净,切成片状,干燥后使用。
骨碎补的图片(骨碎补怎么用效果最佳)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肝经、肾经。
骨碎补主要功效是: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骨碎补属于活血化瘀药,能活血强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创伤,筋骨损伤,骨折,瘀滞肿痛等。历代医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骨碎补有很好的活血散瘀功效,能消肿止痛,续筋接骨。骨碎补入肝经、肾经。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与筋伤骨折有很强的针对性。《太平圣惠方》便记载有“骨碎补散”治疗跌打损伤。骨碎补属于“伤科要药”,单味浸酒服用既可奏效。
骨碎补还能补肾强骨,针对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痛等问题,也有很好的疗效。前提是这类问题是因肾虚引起的。前面的文章也强调了中医思维以辨证为主,肾虚导致的各类疾病。骨碎补温苦入肾,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可以强筋壮骨,治疗肾虚诸证。针对上述各类肾虚病症,取骨碎补,配合补骨脂、牛膝、山茱萸、益智仁等等,有很不错的疗效。
骨碎补怎么用效果最佳
大家去看,新鲜的骨碎补外面有一层绒毛,就像是猴子身上的绒毛一样,因此,在唐以前,骨碎补都被称为猴姜
骨碎补的性子温温的,味道略苦,主入肝、肾经。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所以,筋骨折伤不利的问题,用上一些补肝肾的骨碎补就尤为合适。
此外,骨碎补还有疗伤止痛的功效。
骨碎补
若是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加用续断等续筋接骨的药材。
续断
近些日子,疫情有所反复,有些人就想趁着疫情隔离在家的时间,搞一场彻底的大扫除,忙活了一整天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腰痛得直不起来了。
究其原因啊,这主要是由于肾气虚弱所致,人体的肾气虚弱,外界的寒啊、湿啊就容易趁虚而入。
须知,寒邪最易损耗阳气,而阳气是推动气血前行的主力军。寒邪当道,阳气虚损,体内的气血就容易淤滞而被收引住,也就是中医常讲的,寒主收引。
骨碎补的图片大全
其实,骨碎补它的学名叫做猴姜。为什么叫猴姜这么奇怪的名字呢?这是因为它的根状茎有很多细细的绒毛,非常可爱,颜色又是棕色的,像极了猴毛,而且形状看上去与姜相似,于是就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猴姜。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岩姜、毛姜、申姜、岩连姜、石碎补、肉碎补、飞天鼠等都是它的别名。猴姜是水生骨科植物,对生长环境非常苛刻,只喜欢生长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山地林中的树干上,另一个地方是岩石上,生长特性非常奇特。
猴姜不仅生长的习性独特,而且它长得也是与众不同,它的植株并不高,只有30厘米左右,但是却生长着两种叶子,一种长在上面,呈四回羽裂状的披针形,叶子有多对对生,背后长满了孢子用来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