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种植技术(瓜蒌种植技术与管理)
推荐文章
瓜蒌种植技术
瓜蒌属于藤本植物,瓜蒌种植技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减湿化痰、消肿散结等,因而瓜蒌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了提高瓜蒌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对瓜蒌规范化种植技术进行分析,为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瓜蒌种植技术(瓜蒌种植技术与管理)
瓜萎是一种葫芦科植物,也可以称其为栝楼、吊瓜等。其成熟果实被称为全瓜蒌、苦瓜等。瓜萎的根、皮、仁都可以入药,针对咳嗽、便秘、胸闷等病痛均有显著的疗效。部分研究表明,天花粉也就是瓜蒌块根可以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同时对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人们逐渐加大了对瓜蒌种植技术的研究,旨在提高瓜蒌产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瓜蒌种植对于土壤没有很高的要求,大部分土壤都可以种植,如房屋空地、树木附近等均可种植。但因为瓜蒌根部可以深埋土底1.0~1.5m,因此种植时要尽可能选择土层较厚、土壤肥沃、附近没有污染且具有一定排水条件的平原地带。另外,温度保持在15~40℃的向阳山坡地也可以种植。但以下地带不适宜种植瓜蒌,如地势高寒、土壤含水量稀缺、低坡地等处。在选取瓜蒌种植地时,应结合其生物学特征来完成选地。在种植第1年即将封冻前需要进行深翻,整平耙细,然后开挖种植沟。翻开的土必须确保完全晒干,再按层覆入种植沟内,土壤经过一段时间会完全风化熟透。进行晒土填土后,在土壤中施入复合肥并将其作为基肥,施肥结束后将面土和肥料进行搅拌直至均匀,最后盖一层薄土准备栽植。
瓜蒌种植技术与管理
根据江苏阜宁县瓜蒌生产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炭疽病、霜霉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瓜绢螟、蚜虫、茄二十八星瓢虫、瓜实蝇与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使用病虫系统监测、控制病虫草发生基数、免疫激活提高技术、物理诱杀技术、安全用药防治技术与高效药械应用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
瓜蒌又称吊瓜、药瓜、圆瓜,属葫芦科栝蒌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瓜蒌籽药食兼用,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10年来,在阜宁县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高峰期种植面积近1000hm2,瓜蒌种植技术,当前种植品种以皖蒌9号、10号为主。随着种植时间的延续,瓜蒌病虫害愈发突出,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笔者经多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本地瓜蒌生产中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全程绿色防控生产技术。
瓜蒌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瓜蒌又叫“野葫芦”,其籽、瓜皮、根茎皆可入药。过去只当中药材种植,但近二十年来我们这边农民当炒货原料种植,只卖瓜蒌子。我们安庆是获得“中国瓜蒌之乡”称号、获得“中国瓜蒌原产地”标志,瓜蒌在安庆山区有野生分布,瓜蒌种植技术,但只能是当中药材挖掘采集。二十多年前,安庆潜山,将野生瓜蒌实行人工种植,并培育出人工种植品种,使瓜蒌品种退化现象得到抑制,瓜蒌产值明显提高,在安庆农村广泛推广种植,经济效益高于粮食作物。亩产值6000元以上。瓜蒌子最初65元一斤至100元一斤,但由于种植面积大增,瓜蒌子如今价格下降至30元一斤左右。最近网上又说瓜蒌价格在大幅上涨,可能与种植面积缩小了有关系。
瓜篓是多年生植物,但人工种植必须要三年换一次种根。瓜蒌可以用瓜蒌子当种子,也可以用根当种子种植。瓜蒌子当种子差一点,有出苗率低现象,籽粒比较小,产量低,所以我们这边农民用瓜蒌根当种根栽培,瓜蒌大,籽粒也大,产量比较高,瓜蒌子品级高,价格也高。将瓜蒌根切成20cm段,有2个腋芽备用。瓜蒌根可以从外地购买,不能用本地瓜蒌根。先将本地老根全部挖掘出来,晒干当中药材卖掉,然后,打除草剂,将土地杂草清除掉,旋耕机深翻土壤,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农家有机肥4000公斤,平整土地,开沟起垅,畦宽3m,长度不限,垅沟20cm宽,深15cm,按1mX1m距离打穴,穴直径30cm,深15cm,每畦打三行穴,每穴再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30公斤,放入切好的瓜蒌根段,盖土,瓜蒌容易出苗,瓜蒌种植技术,出苗率可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