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聚糖的功效和作用(几丁聚糖百度百科)
推荐文章
夏季通常是西甜瓜,黄瓜等葫芦科水果膨果和采收的时期,也是白粉病的高发期。那么白粉病病原是什么,病害特征有哪些,造成白粉病大面积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针对白粉病的植保措施有哪些呢,今天小编详细为你介绍。
几丁聚糖的功效和作用(几丁聚糖百度百科)
白粉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引起葫芦科果蔬白粉病的通常是白粉菌目下的单丝壳属和白粉菌属,其中西甜瓜白粉病主要由单丝壳属引起,在25℃-35℃,梅雨时期菌丝体发育较快,潜伏期通常在一周左右,属于气传病害,夏季以分生孢子的形式传播,秋冬季以子囊果的形式越冬,通常在叶片表面通过吸器母细胞从寄主获取养分,严重时会扩散到瓜蔓。
其病害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在下部叶片正面产生少量白色霉层,且霉层淡黄色圆圈状,这是有性态下的子囊孢子,而后霉层不断变厚,大量分生孢子形成并重复侵染,产生明显的白色圆形霉层,并不断向中部叶片发展,在后期各病斑由点成面,整个叶片附上白色霉层,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叶片失绿,瓜秧早衰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西甜瓜产量和品质。
目前有关白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农业防治措施:在西甜瓜种植前要做好栽种区域的清理工作,及时清除病株减少病源,土壤翻耕并加以熏蒸剂配合杀菌剂高温闷棚。移栽后及时做好肥水管理,应结合当年天气状况控制水肥浇灌,最好采用滴灌方式,并在上午温度升高前浇水,否则看见有单株萎蔫就去过度浇灌不仅会造成周围植株根系发育受阻影响长势,还会增加棚内湿度,降低了西甜瓜甜度并易发白粉病。因此需在高温天气适时降低大棚温湿度,增强通风除湿。
2.物理防治措施:栽种前可对种子高温处理,通过高温杀菌预防白粉病,可采用太阳晾晒或恒温箱烘种处理48h;由于白粉菌寄生在叶片表面,种植时可向叶片喷施隔离剂,使白粉菌缺氧而无法继续侵染。
3.化学防治措施:在设施西甜瓜白粉病防治中可用的化学药剂较多,为避免西甜瓜产生抗药性,瓜农需配合使用多种化学药剂。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为5~7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喷洒化学药剂时,由于西甜瓜白粉病病菌是以气流的方式传播,因此不仅要在西甜瓜叶片表面喷洒药物,还需在地面和大棚棚壁等区域喷施药剂,强化化学药剂的药效,全面杀灭病菌。目前市面上相关杀菌药剂效果较好的有25%的吡唑醚菌酯乳油(工作浓度2000倍液)和新型药剂由氟吡菌酰胺和戊唑醇混配的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商品名:露娜润)(工作浓度2000倍液),也可以按照戊唑醇:吡唑醚菌酯=2:1混配效果明显。25%的乙嘧酚750倍液和36%的硝苯菌酯833倍液被验证效果也较好。此外由氟吡菌酰胺和肟菌酯混配的氟菌肟菌酯(商品名:露娜森)也是有效针对白粉病的新型药剂。
4.生物防治措施: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几丁聚糖和抗霉素等生防菌剂,按照相应的浓度配比和喷施方法,如枯草芽孢杆菌以可湿性粉剂形式,使用1000亿个/g含量粉剂配置1000~1500倍液,4~5d喷洒1次,喷洒2~3次即可。
来源: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供稿:园艺所,仅供参考,若有侵权望联系删除。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