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加象征的人(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像什么人)

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加象征的人(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像什么人)

时间:

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加象征的人(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像什么人)(图1)

在距今约28000年的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我国考古学家多次发掘出弹丸和石箭簇。在《吴越春秋》这本古书中还有一首记载弹弓的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说,将竹子砍倒后削成竹片,用弦索弯成弓,使弹丸飞出,飞行在土地上空,追赶供肉食的野兽。短短八个字,把竹子这种天然材料制作弹弓的过程和巧妙利用竹子的弹力发射弹丸打猎的情景描绘得惟妙惟肖。

竹筏和独木舟是古人利用天然材料制造水上交通工具的又一重要发明。古书《世本》中说,“观落叶以为舟”;《淮南子》中说,“见空木浮而知为舟”,这些记载说明我们的祖先从落叶和树干能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得到启发,制造出筏和船。不过最初的造船和造筏方法非常简单。将圆木的一面剖开,掏挖成凹形,就成了独木舟;将竹子平行排列扎在一起就成为筏。《易·系辞》中说“伏羲氏刳(剖开)木为舟”,生动地说明古人制造独木舟的情形。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有一条长11米,口宽90厘米的古代独木舟实物,年代待考证,但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过划船的木桨,说明独木舟不会晚于这个年代。

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加象征的人(竹子的特点和品质像什么人)

竹子和木材在古代的功用多得难以数计,其中一个重要用途是记录文字。在纸出现之前,人们记事写文章都是用竹简、木简或绢帛。

从考古中发现,在发明造纸法之前,中国人把字写在竹片、木块或乌龟壳一类的材料上。欧洲人就把字写在石头和羊皮上。这些写字的东西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古代天然的信息记录材料。不过这种记录材料按现代的标准是太落后了。

竹子和书因为特别有缘,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个进士叫解缙,是江西吉水人。此人从小极有文才,被当地人称为“神童”。解缙少年时,他家的大门正好对着当时在朝廷当大官的姓曹的尚书府的花园,花园内有一片翠竹。少年解缙“触景生诗”,就在自己家的大门两旁贴了一幅对联:上联是“门对千竿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