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形态特征(桃树的形态特点)
推荐文章
桃树的形态特征
很多人会认为山桃和桃是同一种植物,桃树的形态特征,不都是桃吗?其实在植物分类上,山桃和桃是两个不同的物种,而且在外观、枝条、芽、叶、花等方面还有明显差异。掌握了这些特征,一眼就能识别山桃和桃。
桃树的形态特征(桃树的形态特点)
山桃
山桃是一个野生树种,桃在我国已经是有悠久历史的栽培树种了,目前山桃和桃在城市公园中广泛种植,桃树的形态特征,是深受欢迎的观赏植物。桃有两大类型,一类是作为水果的食用桃,果实大而多汁,酸甜可口;另一类是观赏桃,主要是观花,花色多样,多重瓣。山桃和桃都属于蔷薇科桃属的落叶乔木,名称相近,叶片和花朵也有些许的相似,主要区别如下:
一看树皮。山桃的树皮光滑,常呈暗红色,有横向椭圆形皮孔。而桃的树皮通常比较粗糙,常呈灰色。
左为山桃,右为桃
二看树叶。山桃的叶片呈卵状披针形,桃的叶片呈长圆状披针形,通俗点说就是山桃的叶片中下部较宽。
桃树的形态特点
生产早期产量、高质量果实和具有较高劳动效率的整形系统有助于提高桃园的经济效益。过去10年里,苹果的种植系统发展迅速,而桃树的整形修剪却没多少变化。随着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些种植者正在寻找高密度的果园,以帮助他们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与其他气候温暖的地区相比,桃树的形态特征,美国北部安大略的桃树生产寿命短(15年),产量水平较低。桃树生产的效益与果园生产力和管理效率直接相关。果园的生产力取决于树木存活、树势管理和在果园的预期寿命内获得良好的经济产量。对美国东北部其它桃子种植区的研究表明,高密度的桃园(70-100棵/亩)比传统的低密度树形更高产、更有利可图。四种最常被讨论的桃子树形包括开心形(OC),中央领导(CL),垂直V(PV),6主枝V字形(HV)和4主枝V字形(QV)。
桃树的形态特征及特点
我国桃树栽植密度从每亩44株(株行距3×5米)至每亩333株(株行距1×2米)都有。树形也是五花八门,除传统的自然开心形外,还有主干形、一边倒、Y字形等新奇的树形。究竟哪种树形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有的人是自己习惯了某种树形,就对其它树形持否定态度。作为果农应该明白,咱栽桃树图的是产量、是效益,树形无关紧要,只要能结好果的树形都是好树形,没必要在“哪个树形好,哪个树形差”的问题上纠结。核心是树形要与栽植密度相配套,成形后确保“树冠没有无效区、树上没有无效枝、枝上没有无效叶”。
一、主干形。株行距为1-1.5米×2-3米的高密园(亩栽200-333株)适用主干形。
1、树体结构:一株树只有1个直立的永久性中干,中干上的横向枝全都为临时性结果枝。30厘米左右的枝是最好的结桃枝,结了桃的枝冬剪时就疏除,让当年长出的健壮新梢作为下年的结桃枝。成形后树高2.5米左右,冠径控制在1米以。定植第2年树体高度达到1.5米,产量3000斤左右,第3年7000~8000斤,桃树的形态特征,盛果期亩产10000~120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