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柳(西河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推荐文章
西河柳
【中药名】西河柳xiheliu
西河柳(西河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别名】山川柳、柽柳、红荆条、河柳、春柳、赤柽柳。
【英文名】TamaricisCacumen
【药用部位】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chinensisLour.的细嫩枝叶。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西河柳,高达5米。枝条红紫色或淡棕色,小枝细长下垂。叶互生,细小,鳞片状。总状花序集成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枝端;花小,粉红色;苞片三角形;萼片5,卵形;花瓣5,雄蕊5枚,生于花盘裂片间;花盘10或5裂;子房1室,花柱3,棍棒状。蒴果小,西河柳,常3瓣裂。种子密生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野、海滨盐碱沙滩地;庭园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至长江中下游,南至广东、广西、云南。
西河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一队行人正在新疆乌鲁木齐郊外绵延的沙丘中穿行。“前面有妖灵出没,然则不必惊慌,那妖灵害不得人的。”向导指着远处沙山说到。队伍之中有位文士问起“妖灵”的模样和行踪。“这妖灵啊,只乌鲁木齐一带荒漠才可得见!”向导心情大好,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妖灵”实乃小人儿,仅有一尺余高,有时这些“妖灵”会去人类的营帐偷窃食物,倘若被人捉住,就会下跪哭泣。而询问“妖灵”的正是清朝才子纪晓岚,虽是获罪发配新疆,他却沿途收集民风故事,日后编写在《阅微草堂笔记》之中。生于沙丘之间的红柳树,彼时被人们看作“行踪飘忽不定”的神秘植物,其实是因遭风吹,沙丘的位置和形态时常变化,红柳与沙丘的相对位置随之改变造成的,故而民间传说中红柳常与妖灵为伴,还有红柳成精化作人形的怪谈,此处的红柳就是柽柳。柽柳在民间又名观音柳,相传观音洒水,用的就是柽柳树枝。
西河柳的功效与作用
柽柳,是柽柳科柽柳属乔木植物。花期4-9月。柽柳今人谓之三春柳,以其一年三秀故名柽柳。
原产于中国,分布很广,湖北、甘肃、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省均有分布。
喜光,耐热,耐旱也耐水湿。柽柳以扦插、播种的方式繁殖。
它还可以入药使用,有疏风散寒、解表止咳、升散透疹、祛风除湿等功效。
柽柳无毒,且它的枝条细柔,姿态婆娑,开花如红缪,西河柳,较为美观,也常被栽种为庭院观赏植栽。
柽柳的别名也叫垂丝柳,河柳,山川柳等。柽柳的花语为赎罪,之所以为赎罪,据说柽柳的前身是玉皇大帝殿前的植物。
因为有一天一不小心挂烂了玉皇大帝的衣服,于是就给降罪到人间的沙漠中去防风固沙来赎罪。它也被称为观音柳,西河柳,花的语言是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