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香椽(香椽佛手膏)

香椽(香椽佛手膏)

时间:

香椽(香椽佛手膏)(图1)

香椽

吴文博河北石家庄市中医院

香椽(香椽佛手膏)

常见芸香科果实中药主要有:青皮、橘皮(附:化橘红、橘叶、橘核、橘络、)、枳实、枳壳、佛手、香橼等。

(1)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

(2)青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3)枳实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sinensisOsbeck的干燥幼果

(4)枳壳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5)佛手: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

香椽佛手膏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香椽,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香橼”最早的名称——“枸橼”,

是出自东汉(25年―220年)杨孚撰写的《异物志》的“枸橼,实如橘,大如饭筥,皮有香,味不美,可以浣治葛、薴,若酸浆”一句之上。

及后东晋(316年―420年)裴渊在《广州记》还补充有“枸橼树似橘如柚,大而倍长,味奇酢。皮以蜜煮为糁”一语。

《异物志》及《广州记》不约而同地将“枸橼”收录,说明这种植物极有可能是出自岭南。

有趣的是,对于这种植物果实的味道,两位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杨孚言之“味不美”而裴渊则言之“味奇酢”。

佛手

怎么会出现如此差异的殊见呢?

有植物学家认为,香椽,这是这种植物经过二百多年之后已经完成人工或自然种系进化的缘故。

香橼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香橼最早以“枸橼”之名出现在《本草经集注》,别名:枸橼、钩缘干、香泡树、香橼柑枸橼、香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橼味辛、苦、酸,香椽,性温,归肝、脾、肺经。主产于四川、云南、福建、江苏、浙江。

香橼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1、枸橼本品呈圆形或长圆形片,直径4~10cm,厚0.2~0.5cm。横切片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边缘呈波状散有凹入的油点;中果皮厚1~3cm,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突起的维管束,瓢案10~17室。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

2、质柔韧。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香圆本品呈类球形,半球形或圆片,直径4~7cm。表面黑绿色或黄棕色,密被凹陷的小油点及网状隆起的粗皱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及隆起的环圈,香椽,基部有果梗残基。质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