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墒是什么意思(保墒是什么意思解释)
推荐文章
保墒是什么意思
“墒是指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土壤湿度的情况也叫墒情。”重庆市水利局水文总站科长黎春蕾表示,墒情是旱情的重要监测指标,主要反映土壤含水量的情况。
保墒是什么意思(保墒是什么意思解释)
根据土壤相对湿度,墒情被分为五个等级: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为过湿,湿度在60%—90%为适宜,湿度在50%—60%为轻度干旱,湿度在40%—50%为中度干旱,湿度在30%—40%为重度干旱。
“我们在全市设有200多个监测站点,最早在7月11日预报出现轻度墒情,8月以来墒情逐步加重。”黎春蕾表示,缺墒的核心原因是缺乏有效降雨、高温持续时间长,导致土壤蒸发量逐步增大,土壤含水量降低。
据了解,重庆自7月1日以来,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9个区县最高气温打破当地历史高温纪录,累计降雨较多年同期偏少6成,尤其是8月以来较多年同期偏少9成,已导致33个区县、88.1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30万人。根据监测,67.9%的土壤水分观测站耕作层已达中到重旱。
保墒是什么意思解释
关于土地深耕的话题,相信很多农户对此都不陌生,深耕的意思很好理解,把田地中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把浅层的土壤覆下去,通俗易懂,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深耕?深耕的好处是什么?深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经常看小帮手文章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以小麦举例,田间的一些病虫害或者是因土壤问题导致的生长不良,其中一个建议就是深耕,不仅效果好,持续时间还长。
本篇内容,小帮手会从4个大方面,给大家详细说说土地深耕的相关事宜,从多方面进行了解,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重视。
首先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进行深耕?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土地经过多年种植后,吸收水肥的能力变差,有些还会出现板结症状,用我们这边俗话说,土地已进入了“僵硬”状态,作物在这样的地块种植后,产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些甚至都不能正常生长,危害很大。
保水保墒是什么意思
“借”有借用、因借、依据和凭借的意思。借景可分为: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和应时借等。
17园林意境
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园林意境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是相对于园林生态环境的物质属性而言的。
园林造景并不能直接创造意境,但能运用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积淀,充分发挥园林造景的特点,创造出促使游赏者产生多种优美意境的环境条件。
18透景线
透景线与透视线有所不同。透景线远方空间的终点是可以被观赏的具体景物,而透视线仅仅是远方的可透视空间。
19盆景
盆景大多用植物、水、石等材料,经过艺术加工,种植或布置在盆中,使之成为自然景物缩影的一种陈设品。日本的盆栽又称盆栽植物(bonsai),与我国的植物盆景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