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粟(芦粟是什么)
推荐文章
芦粟
芦粟,芦粟,又称芦黍、芦稷、芦穄等,属于高粱的别种。有个谜语“一棵树,芦粟,高又高,浑身挂满绿绸条;砍一刀,往下倒,孩子乐得咧嘴笑”,其谜底就是芦粟。因芦粟茎秆汁液甘甜,人们常拿它与甘蔗相比。芦粟茎秆更细,外皮更光滑,多呈青色和黄色;汁液不如甘蔗多,也不及甘蔗甜。
芦粟(芦粟是什么)
旧时上海乡间,芦粟随处可见。在水果匮乏的年代,这种乡野的甜味可是十分难得的零嘴。崇明芦粟是闻名遐迩的特产,入口脆甜,齿颊生津。每年入夏,常会有人开玩笑:你在崇明有没有朋友,就看最近有没有人送你芦粟了。
清末诗人秦荣光是浦东陈行人,撰有《上海县竹枝词》。他对芦粟可谓情有独钟,曾写诗加以赞美:“味如甘蔗老逾甜,分别根梢手拣拈。食干更谁贪食粟,前场后圃种如帘。”并援引《府志》:芦粟,北人谓之蔗秫,老食其粟,南人至食幹。俗谓“甘蔗根上甜,芦粟梢上甜”。汁甘,性微凉,儿童食之,不病暑。
芦粟是什么
长得像高粱,也像玉米,它就是芦粟。芦粟很美味,象甘庶一样的吃,香而醇甜。
过去的夏季,大城市的孩子们在吃冷饮时,农村的孩子们都在嚼着放在井水里冰镇过的芦粟。
芦粟又称芦稷、甜芦粟,学名糖高粱,是高粱的一个变种,长相很像高粱。
其对土壤和气候要求不高,所以分布广泛,可作糖料作物之用,也可用作饲料、酿酒等。
它的茎秆富含糖分,是精华所在,芦粟,甜芦粟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份;又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小孩在夏令日食3支甜芦粟,就能不生或少生“热疖”。
很多城里人从来没有吃过芦粟,不知道如何下手。往往用手去撕,一不小心芦粟没有吃成,手倒是被划破了,鲜血直流。
吃芦粟靠的是上下门牙,用上下门牙把芦粟皮咬住一部分,再用手把芦粟往外一掰,一片芦粟皮就撕下了,再来几下一节芦粟就撕好了。
芦粟图片大全
甜芦粟即糖高粱,也叫芦粟、芦穄、芦黍、甜到稍、甜秫秸、甜秆、甜高粱和高粱甘蔗等。
它是高粱的一个变种,虽然糖高粱每亩也能结出150~500kg的粮食,但相对于普通粒用高粱,它的精华在秆,每亩产5~10吨的含高糖分的茎秆。
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像芦苇?
甜高粱源于非洲,魏晋时期经印度传至国内,作为青贮饲用及制糖作物被长期栽种,有“北方甘蔗”之称。北起黑龙江,南至云贵川等省;西自新疆,东至江苏、上海等,都有种植。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尤为普遍。
因其生长期短,冀中等农村常将其作为受灾后临时补种作物。
各地叫法不同。当然,有从小就吃过但没下过田的上海人,甚至不知道它就是高粱的一种,以为只有自家一带才有呢。也难怪有的山东人、西北汉中人,吃了多少年的甜杆子,芦粟,也不知道芦穄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