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地耳草(地耳草用量)

地耳草(地耳草用量)

时间:

地耳草(地耳草用量)(图1)

地耳草

在我国辽宁、山东至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的田边、沟边、撂荒地上生长着一种金丝桃属低矮草本,地耳草,其植株矮小,叶对生,花瓣黄色或白色,人们常叫田基黄或地耳草,具有药用价值。今天我就谈谈这种植物的一些情况。

地耳草(地耳草用量)

一,地耳草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位置

地耳草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海南植物志》;它的别名很多,地耳草,多地叫田基黄;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记载为斑鸡窝;在浙江叫小元宝草、四方草、千重楼;在江西和四川叫小连翘;在广东叫和虾草、雀舌草;在广西叫上天梯;在江西叫犁头草;在四川叫小蚁药、小付心草、小对叶草;在云南叫八金刚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地耳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通常生长在田边、草地、沟边、撂荒地上。

地耳草用量

用于湿热蕴结、肝火上炎的肝癌、胰腺癌,常与垂盆草、地耳草、土茯苓等配伍应用。

(1)痈疽疔疖、咽喉肿痛:本品清热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力胜,为治外科疔痈之良药。用治热毒蕴结、疔疖丹毒、痈疽疮疡、咽喉肿痛,均可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之品。

(2)外感发热:常配伍菊花、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等使用。

(3)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常与金银花、密蒙花、夏枯草等同用;配伍决明子,还可用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

(4)湿疹、湿疮、风疹痒痛:内服并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文献论述】

《本草纲目》:治痈肿疔毒,瘰疬眼瘜。

《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春天一到,田埂上又长满了地耳草。地耳草,也叫田基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地耳草,止血消肿,治肝炎、跌打损伤以及疮毒的功效。

读小学那会,一到放暑假,我们村里的小孩都得去放牛。那时候,大家家里都有牛,因为那会要靠牛耕田。放牛的时候,牛在吃草,我们就在边上采地耳草。那时候,荒地上也长着许多的地耳草。所以,待到把牛赶回去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挑着一小担的地耳草。那会还小,采不了多少,而且还得把它晒干。因此,一个上午下来,可能就只能采到几斤干的。那会儿,一斤干的地耳草只能卖五毛钱,而且还得把它挑到乡里去卖,因为只有乡里集市才有人收。当然,挑去集市时,大人们会挑,因为我们挑不起。那时家里没有摩托车,赶集的时候都是步行去的。虽然艰辛,但我们却采得津津有味。每天放牛的时候都去采地耳草,当然,碰到了其他的,比如鱼腥草,也会一起采到来。虽然都只能卖五毛钱一斤,但想到去趟集市时能卖个几块钱,地耳草,我们都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