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栗树

时间:

麻栗树(图1)

麻栗树

国庆乡田房村距离勐烈城7公里,据父辈的老人们讲,过去田房寨,阿卡洛堕、腊户坝、嘎勒麻栗树这一带叫“腊户”,“腊户”傣语意为茶山,地因茶而得名,后来无从得知为什么“腊户”被盖在田里的房子所取代,现从散落于各个寨子边那些茶树可以看出,过去“腊户”的显赫。

麻栗树

6

国庆乡络捷村距勐烈城4公里,“络捷”彝话就是茶叶,当初从更北些地方南迁来彝民们,安寨时家家户户就在村子的房前屋后种茶,茶就栽在寨子里,寨子就盖在茶地里,寨因茶而取,想必“络捷”也就这么叫上的吧。

7

国庆博别寨距勐烈城十四、十五公里的样子,“博别”彝语意是赖沙胡、大胡子的意思,据说茶是有着大胡子的先民们种下的。有自己加工茶叶小作坊的老杨说,大前年过逝九十多岁的爷爷跟他说,他小时的茶树样子就是现在的样子,也不知道这茶长了多少年。是啊,人老茶不老,在大胡子曾生活过的古村落喝着大胡子种的茶,还真有那么点点人生的感慨的。

4月17日,江城县曲水镇高山村社区民警蔡友和挎着警务工作包,来到高山村麻栗树小组奔赴一场特殊的“约定”。

“蔡爸爸,你看,我前几天的作业被老师表扬了。”看到蔡友和的身影,早已等候多时的小杰高兴地挥舞着手上的作业。

“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啊?”看着高兴的小杰,蔡友和熟练地牵着小杰的手往村子走去。

5年前,小杰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不堪生活重负离家出走,7岁的他便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得知情况的蔡友和便主动将小杰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还为他申请到了孤儿救济补助。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使得两人结下深厚了的“父子情缘”。

“老蔡,我家的鸡不见了!”“老蔡,小王家那两口子又吵架了,你赶紧劝劝吧!”才刚走进村子,村民便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东一嘴西一句的讲到。

为了让产业的带动面更广,2020年2月,海坪社区集体合作社依托全村近3万亩的麻栗树林,通过考察引进了红酒栓木塞和麻栗树皮工艺品加工企业。当年6月,加工厂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到目前,已加工生产1700余吨麻栗树皮颗粒,产值达270万元。

据海坪社区党总支书记魏楠萍介绍,麻栗树生长5年可采集一次,可循环采集,既不会损坏树木,也不会破坏生态。自从企业进来后,村里800多户农户依靠采集树皮,一年下来,多的能挣两三万元,少的也有一两千元。同时,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资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去年已分红24万元,随着今年产量的提升,集体经济收入会更多。

有了产业支撑,村集体和群众稳定增收,社区把村子建得更好的底气更足了。

为了让党员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社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利用村里闲置民房,投资4万元建起了党史馆,开办了党史学堂。利用村里建盖于1911年的老房子,投资7万元建成了乡愁记忆馆,馆内摆放的床、磨、绣品等300余件老物件,全部来自于村民主动自愿捐赠,最老的物件已有110余年历史,最新的也有5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