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效应(荷叶效应PPT)
推荐文章
荷叶效应
夏季是赏荷花的季节,荷叶效应,现如今的荷花开得正艳,随便一拍都是风景。但是小小的荷花也有秘密,荷叶效应,它们的秘密就是水滴永远也无法留在荷叶表面,这就是周敦颐在《爱莲说》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
荷叶效应(荷叶效应PPT)
虽然我们敬仰它们“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但是对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却并不清楚,本文带你了解一下。
如果你将荷叶放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发现,荷叶表面存在着许多微小的乳突,平均每个乳突的大小为6-8微米,平均高度为11-13微米,乳突之间的间距为19-21微米。而每个乳突上面又分布着许多直径只有200纳米的乳突。更为重要的是,乳突上还有一层蜡质物体,这些蜡质物体本来就具有疏水性。
荷叶上面是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并且是多重凸出,每个乳突与凸起在荷叶表面上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包”,小山包的底部充满着空气,这样就使得叶子表面有一层只有纳米厚的空气膜。
荷叶效应PPT
在自然界中,大家想象一下,有什么植物是不会被淋湿的呢?细心观察的人就会发现,每当下雨的时候,当雨滴落在荷叶上,荷叶的表面不但不会被淋湿,而且非常的干净,彷佛没有被雨水沾到一样。当水滴落在叶面上时,并不会浸润其中,而是会形成圆圆的一颗,类似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滚来滚去,经过专家研究,这种“自清洁”和“不沾湿”这两种特性,就被统称为“荷叶效应”。
大家很好奇为什么荷叶表面不会湿呢?就像是我们平时使用的雨伞一样,表面也不会湿,其实主要是因为荷叶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洁的特性。所谓的超疏水是指,水与叶面的接触角会大于150度,当水滴在某些超疏水的表面上,该表面如果发生很小的倾斜,水珠就会离开叶面。另一方面荷叶有着不吸水的表面,落在叶面上的雨水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水珠。
荷叶效应是什么意思
Hi,科迷们,大家好!荷叶相信大家都熟悉吧,它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水如果滴在它的叶子上,水珠会滚动哦,并且滚动后,叶子也不湿,666~厉害了吧!那么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用一只勺子来揭开荷叶的秘密吧。
材料准备:玻璃杯子、火柴(打火机)、蜡烛、勺子(铁的)
步骤1:在玻璃杯子里装适量水,先用勺子舀一勺水,然后倒进玻璃杯子里面,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勺子上面都是水渍。
步骤2:用火柴点着蜡烛,接着把勺子倒扣在蜡烛火焰上(必须置于火焰中哦),同时让勺子均匀地覆盖那些燃烧不充分的炭颗粒,像图中那样,整个勺子已经漆黑了,666~666~
步骤3:现在用漆黑的勺子舀一勺水,荷叶效应,试试看,会怎么样呢?
看吧,怎么摇晃都没有水渍,荷叶效应,并且水是水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