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无核化栽培对水分的要求(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
推荐文章
葡萄
葡萄无核化栽培对水分的要求(葡萄无核化栽培技术)
一般认为葡萄是比较抗旱和耐涝的果树。但是各地降水量和降水时期不能符合和满足葡萄对水分的需求时,生长和结果必受影响,有时影响还很严重。
葡萄无核化栽培中有几个时期对水分状况特别敏感,过与不足,对生长和结果都有很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求无核化栽培的葡萄园要有顺利灌水、排水的条件。
第1个时期是从萌芽至开花的时期。这时为了迅速形成叶幕和使花序发育良好,除要求贮藏营养和肥料充足外,水分充足供应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贮藏营养和肥料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时缺水,新梢和叶片生长慢,叶片小花序发育不好;也就是说无核化栽培的优质、早熟、丰产的基础就不可能打好。因此,萌芽前如缺水(伤流不多)又无雨,需浇水1次。一般结合萌芽前的追肥进行灌溉,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地温上升。此后一直到开花前,都需保持水分的充足供应。随着枝叶的生长,蒸腾耗水一天比一天多,如未及时下雨,还要继续灌溉。
第2个需水的关键时期是2次无核处理以后至浆果变软以前。
葡萄无核化栽培,在葡萄落花后5天内,进行无核剂2次处理。处理后,幼果细胞进行旺盛的分裂,时间只持续10天左右;接着幼果迅速膨大。这个时期是果实细胞数量多少的决定期;是果实结构一果肉、果皮和果实维管束等的建成期,是影响果粒大小、品质和果实产量的关键时期。这时葡萄叶幕基本形成,也正是蒸腾作用旺盛、耗水量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从生理上讲,由于叶片和果实水势的差异,在争夺水分时,叶片要占优势。如供水不足,在白天果实不仅得不到水分补充,果内水分也会流向叶片。所以此期应有吸收功能强的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满足蒸腾和幼果生长的需要。
此期缺水,首先受害的是果实,白天果粒变软,颜色不正常,体积缩小,细胞分裂和膨大受阻;严重时,到晚上和夜间也难完全恢复。这个时期缺水对果实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即使以后水分状况改善,也不能消除。
在2次无核剂处理后的10天内,是无核化果实发育的临果期。严重缺水,还将使许多幼果不能发育,成为小青粒。
在整个幼果期内,当日照强、空气湿度低、蒸腾量大,而士壤缺水或根系吸水能力减弱,还易出现日灼病。所以,当开花随和开花期缺水时,应在2次无核剂处理时期前后,及时灌水1次。此后,随幼果生长,都要经常维持足够的水分,连晴七八天,就要浇水1次,直至果粒变软前。
第3个时期是浆果开始上色至采收的时期。此期对水分状况变化很敏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是既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过干会影响成熟期果实膨大;水分过多,特别是干后多水,易裂果。
此期的水分管理应做到在上色之前土壤不缺水,上色后至采收不要灌水。
葡萄采收以后,水分状况对当年产量和质量虽然已无影响,但也不能忽视。如过干,仍应灌水,使叶片在采收后能继续维持较高的光合效能。
秋天,配合秋施基肥,应灌水1次;北方在葡萄防寒前,灌水1次。
在整个生长期内,无论何时,较长时期的水淹,或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含水量过大,都会使根系缺氧,甚至使根大量死亡。所以大雨后要及时排水;灌溉时,每次灌水量不要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