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茄子栽培技巧
推荐文章
一、栽培环境
1.选择土壤
茄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以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秋后茄子生长处于低温季节,土壤温度偏低,因此选择土壤时需要考虑土壤的温度条件。
2.控制栽培密度
茄子具有较长的生长势,适当增加栽培密度有利于植株生长。但过高的密度会导致植株之间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发育。通常,每亩地可以安排2000-3000株左右。
3.肥料施用
肥料施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栽培密度和茄子生长势而定。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亩施入2000-3000公斤,每株施入200-300克。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每10-15天施用一次,亩施入氮肥15-2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5-8公斤。
4.整形修剪
茄子生长迅速,整形修剪非常重要。在茄子长到30-40厘米时,应该及时进行打杈、打叶和疏枝。每个枝条留2-3个叶腋,每个叶腋留2个茄子。此外,及时疏除过密、黄枯、病虫害的枝条,保持株距。
二、病虫害防治
1.病害防治
茄子生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茄子产量和品质。病菌主要在茄子生长期间产生,以茄子表皮上的锈孢为害。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化,并逐渐扩展,边缘出现锈斑,茄子不能正常生长。防治措施包括:
(1)选用抗病品种
(2)控制病害发生环境
(3)及时采取措施,如喷洒65%代森锰锌可分散防治
2.虫害防治
茄子生长期间,容易出现蚜虫、斑潜叶甲等害虫,这些害虫都会严重影响茄子产量和品质。蚜虫喜高温干燥的环境,在高温干旱的季节里繁殖迅速,应及时用10%吡蚜酮进行喷雾防治。斑潜叶甲则主要危害茄子幼苗,应及时用20%速扑杀进行喷雾防治。
此外,茄子病虫害防治还需要注意及时发现病虫害,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每隔10-15天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
三、适宜管理
1.水分管理
茄子生长期间,土壤湿润对生长发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