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园艺知识 > 种植技巧 >平菇冬季栽培管理要点

平菇冬季栽培管理要点

时间:

平菇冬季栽培管理要点(图1)

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生长和繁殖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在冬季。因此,为了获得高产和平稳的平菇,需要注重冬季栽培管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平菇冬季栽培管理要点。

一、环境准备

1. 选择适宜的场地

平菇是一种菌类,其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因此,在选择栽培场地时,应选择温暖、通风、潮湿的地方,最好是在菇房内。

2. 土壤准备

平菇的培养基是以木屑、棉渣、玉米芯等为原料,因此栽培场地应事先进行土壤调理。将场地清理干净,加入3%~5%的有机肥和1%的菌种,然后翻耕均匀,使其充分混合。

3. 堆制菌包

将平菇菌种按照1亿/立方米堆制成为菌包,然后放入温暖、潮湿、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发酵,一般需要20天左右。

二、栽培管理

1. 菌包管理

菌包是平菇生长的初始形态,菌包的大小、质量直接影响着平菇的质量和产量。菌包的大小要根据菌种的直径和生长速度来决定,一般在30cm×30cm×20cm左右。同时,应将菌包埋入土壤中,以保持温度和湿度。

2. 环境管理

平菇生长的温度一般在20°C~25°C之间,湿度在70%~80%之间。在冬季,气温较低,应采取措施加强保温,如使用温室、搭建大棚等。

3. 施肥管理

平菇是一种木本菌,其需要充足的有机物来生长和繁殖。在菌包埋入土壤后,应定期进行施肥,以保证菌包内的养分供应。一般在平菇生长10~15天左右,应施一次肥。

4. 病虫害防治

平菇在冬季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在菌包埋入土壤前,应进行场地消毒和菌种消毒,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菌包生长期间,应定期检查场地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三、收获管理

1. 菌包采摘

平菇的菌包一般在埋入土壤10~15天后,菌包表面会形成一层菌盖,这时可以进行采摘。采摘时,应将菌盖全部采摘下来,避免菌盖掉落,污染场地。

2. 清洗管理

采摘的菌盖应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以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污物,然后沥干水分,进行摆菌。摆菌时,应将菌盖摆放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中,避免污染。

3. 菌包管理

菌包采摘后,应将菌包摆放在阴凉、潮湿、通风的地方,进行自然干燥,以保证菌包质量。同时,应将菌包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备后用。

平菇是一种冬季易于生长的食用菌,通过以上冬季栽培管理要点的实施,可以获得高产和平稳的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