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种植技术
推荐文章
标题:榛子种植技术:高产与环保的完美结合
一、引言
榛子,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营养的坚果,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国,榛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果树。本文将从榛子种植技术、生长环境、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榛子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榛子种植技术
1. 种植时间
榛子一般在秋季进行播种,以保证次年产量。具体时间为10-11月份。
2. 播种方法
(1)直播:将榛子与杀菌剂混合后均匀播撒在地面,行距一般在20-30cm,然后用土壤轻轻覆盖。
(2)沟播:将榛子与杀菌剂混合后均匀播撒在沟内,再将土壤填埋。
3. 种子处理
将榛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后晾干,再用土壤进行遮盖,以保证种子呼吸畅通。
4. 肥料施用
榛子属于喜氮植物,播种前施入腐熟农家肥或果蔬专用肥,每亩施入2000-3000公斤。
5. 灌溉
榛子对水分要求较高,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在榛子发芽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浸泡。
三、榛子生长环境
1. 气候条件
榛子喜温凉、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对低温、干旱有一定的耐受力。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之间。
2. 光照条件
榛子喜光,对光照要求较高。坚果生长期,要保证每天至少6小时的阳光照射。
3. 土壤条件
榛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壤土或红壤土。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2%。
四、榛子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
(1)锈病:主要危害榛子果仁,导致果实变小、产量下降。防治措施:加强通风透气,预防病害发生;发病期,可喷施30%左右的开花期杀菌剂进行防治。
(2)炭疽病:主要危害榛子幼苗,导致幼苗死亡。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可喷施50%左右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2. 虫害防治
(1)栗象:主要危害榛子幼苗,导致幼苗死亡。防治措施:利用成虫在坚果缝中产卵,利用幼虫期消灭成虫。可用50%二氯二苯醚1000倍液或20%的氯氟氰 Riverain 1号进行喷雾。
(2)榛子夜蛾:主要危害榛子果实,导致产量下降。防治措施:幼虫期可喷施10%左右的面源性除草剂进行防治,成虫期利用粘虫板进行诱捕。
五、榛子土壤管理
1. 深翻
榛子种植区域要进行深翻,将底层腐叶、表层土壤等进行翻耕,以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
2. 施肥
榛子对氮、磷、钾肥料需求较高,每年需施入农家肥或果蔬专用肥2000-3000公斤。施肥时,要与深翻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
3. 翻地
榛子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翻地,以保持土壤松软,提高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
4. 灌溉
坚果生长期,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于浸泡。可根据土壤状况,适时进行灌溉。
六、结语
榛子种植,高产与环保的完美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坚果种植模式。希望广大种植者,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先进技术,为榛子种植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