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红蝽是益虫还是害虫(红蝽怎么消灭)

红蝽是益虫还是害虫(红蝽怎么消灭)

时间:

红蝽是益虫还是害虫(红蝽怎么消灭)(图1)

05月14日的《母婴之声》,我们解读了9篇文献,关注:产后出血,新冠疫苗,早产儿,生育力,胎盘功能,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神经管畸形,先天心脏病

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74.699]

①对在美国接种了mRNA的新冠疫苗的孕妇(35691名)进行分析;②相比于非孕妇,孕妇报告注射部位疼痛的风险更高,而头痛、肌痛、寒战和发烧的频率较低;③对于完成妊娠的827人中,有13.9%发生流产;④早产的发生率为9.4%,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是3.2%,没有新生儿死亡的报告;⑤虽不具可比性,但疫苗接种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与疫情前的发生率是相似的;⑥没有数据显示妊娠期接种mRNA疫苗会对孕妇和新生儿结局产生损伤。

红蝽是益虫还是害虫(红蝽怎么消灭)

【主编评语】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数据表明,对于在孕期接种美国mRNA疫苗的孕妇来说,并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这弥补了临床试验过程中孕妇数据的缺失问题,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Epione)

【原文信息】

PreliminaryFindingsofmRNACovid-19VaccineSafetyinPregnantPersons

2021-04-21,doi:10.1056/NEJMoa2104983

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74.699]

①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可预防的原因,占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的20%;②及时识别有产后出血危险的患者,积极处理第三产程,迅速评估失血量,适当进行病人监护和产后出血处理非常重要;③第三产程的管理,包括预防性使用子宫收缩剂和控制脐带牵引,已被证明可减少出血量;④产科核磁共振可以弥补B超不足,评估子宫肌肉和宫旁浸润深度,从而对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进行精准评估。

【主编评语】

本综述从产后出血流行病学、产后出血并发症、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目前产后出血的综合管理和治疗方案,值得临床相关领域专家阅读。(@Epione)

【原文信息】

PostpartumHemorrhage

2021-04-29,doi:10.1056/NEJMra1513247

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74.699]

①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共纳入4153名剖宫产女性,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注射1g的氨甲环酸,对照组注射安慰剂;②两组主要结局(失血量大于1000ml或在产后2天内接受红细胞输血)发生率分别为26.7%、31.6%,试验组发生风险降低;③在其他次要指标中,包括体重法估计失血量、临床评估产后出血、使用额外子宫扩张剂、产后输血等事件,在2组中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④产后3个月试验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4%,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主编评语】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预防性注射氨甲环酸或可降低剖宫产女性产后出血风险,但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价。(@Epione)

【原文信息】

TranexamicAcidforthePreventionofBloodLossafterCesareanDelivery

2021-04-29,doi:10.1056/NEJMoa2028788

BritishMedicalJournal——[30.223]

①纳入法国EPIPAGE-2队列中4441名儿童,随访5岁时神经发育情况的各个方面,分析其与早产程度(定义为I~III期早产,分别为24-26、27-31、32-34周早产)的关联;②I~III期早产的儿童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28%、19%、12%;③而轻度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38.5%、36%、34%;④I~III期早产儿童寻求学校援助的比例分别为27%、14%、7%;⑤而I期早产儿童接受发育干预的比例高达52%;⑥父母报告的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问题是行为问题。

【主编评语】

虽然早产儿长远的健康状况受损已成共识,但是其在儿童期全面的神经发育情况评估仍缺乏数据。本研究对5岁儿童进行全方面评估,包括脑瘫程度、视力残疾、听力损失、智商低下、行为障碍等各方面。揭示了早产儿在儿童期的神经发育情况。(@Epione)

【原文信息】

Neurodevelopmentaloutcomesatage5amongchildrenbornpreterm:EPIPAGE-2cohortstudy

2021-04-28,doi:10.1136/bmj.n741

HumanReproduction——[5.733]

①纳入2764名备孕女性,报告牙齿健康状况,并随访怀孕结果;②报告曾有牙周炎诊断史的女性受孕成功率降低11%,而报告有牙周炎治疗史的女性生育力下降21%;③报告有牙齿松动史的女性生育力下降29%,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上述3个关联可能提示,随着牙周炎的严重程度的增加,生育力受损更加严重;⑤与首次备孕的女性相比,有过生育史的女性在牙周炎诊断及牙齿松动与生育力的关联较弱;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备孕队列研究发现,女性曾自我报告牙周炎,或接受过牙周炎治疗者,未来怀孕可能性降低,生育力下降。但是本研究所用的暴露指标均为自我报告,可能存在测量偏倚和报告偏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验证或机制实验。(@Epione)

【原文信息】

Self-reportedperiodontitisandfecundabilityinapopulationofpregnancyplanners

2021-04-03,doi:10.1093/humrep/deab058

ReproductiveBioMedicineOnline——[3.218]

①检索到1058篇相关文献,最终筛选纳入11篇研究进行荟萃分析;②其中7篇文献探索的都是不孕症病史是否可能增加子宫肌瘤的风险,但其并未收集不孕症到子宫肌瘤发展之间的时间的信息,因而难以完成因果关系推断;③其余4个研究的汇总结果认为,子宫肌瘤的女性患有不孕症的风险增加3.54倍,但是证据强度并不高;④鉴于不孕症和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都很高,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二者的因果关联,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主编评语】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既往的散在的研究认为,子宫肌瘤可能降低女性生育力,但是其因果关联并未得到证实。本综述旨在综合相关的证据,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Epione)

【原文信息】

Fibroidsandnaturalfertilit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

2021-03-23,doi:10.1016/j.rbmo.2021.03.013

American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6.502]

①纳入2208名首次生育的女性,检测妊娠36周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②36周时胎儿的大小与足月分娩时间无关;③20周到36周之间的胎儿生长速度与37~38周自然分娩的概率呈负相关,但与41周以后自然分娩的概率无统计学关联;④SFlt-1/PlGF比值与37~38周自然分娩概率呈正相关,但与41周以后自然分娩的概率无统计学关联;⑤胎儿生长缓慢和胎盘功能不全的生物标志物与早期自然足月分娩的可能性增加有关。

【主编评语】

人类足月分娩的生理控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胎儿生长规律的测量,以及胎盘功能的评估,发现胎儿生长缓慢和胎盘功能不全可能与早期自然足月分娩的可能性增加有关。(@Epione)

【原文信息】

SlowingoffetalgrowthandelevatedmaternalserumsFLT1:PlGFareassociatedwithearlytermspontaneouslabor

2021-04-23,doi:10.1016/j.ajog.2021.04.232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7.577]

①纳入837名孕妇,在孕中期检测血清22种微量元素及肠道菌群,其中15.3%的孕妇在孕晚期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②GDM组女性肠道菌群表现出更低的α多样性,以及共丰度群丰度降低,包括瘤胃菌科、红蝽菌目、毛螺菌科等;③血清铷含量与肠道菌群α多样性呈正相关,而汞和钒含量与其呈负相关;④血清铷、铊、砷和锑含量与GDM相关的共丰度群呈现关联,⑤中介效应分析提示,铷和锑的含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共丰度群而降低GDM风险。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对孕妇血清22种微量元素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检测,加上生信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提示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可以改变肠道菌群,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该研究为孕期女性血清微量元素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Epione)

【原文信息】

Contributionoftraceelementexposureto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throughdisturbingthegutmicrobiome

2021-03-25,doi:10.1016/j.envint.2021.106520

EnvironmentalPollution——[6.792]

①纳入273名患有神经管缺陷(NTDs)的新生儿的母亲,及477名对照,测定这些孕妇血清中镉、钴、铬、铜、铁、汞、锰、钼、铅和锌的含量;②总体来看,NTD的风险随着5种有毒元素水平增加而增加,而随着5种必须微量元素水平的增加而轻微降低;③单一来看,铅和锰暴露浓度与NTD的风险呈正相关,而钼对NTD风险有保护作用;④多水平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与贝叶斯核回归模型的结果的一致性增加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主编评语】

血清中金属元素与胎儿神经管畸形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但是既往研究更多是计算单一物质的作用,而很少从整体考虑物质之间的混合效应。本研究利用先进的数学模型为探索不同金属物质对胎儿神经管畸形的混合效应提供了新的方法。(@Epione)

【原文信息】

Singleandmixedeffectsofmetallicelementsinmaternalserumduringpregnancyonriskforfetalneuraltubedefects:ABayesiankernelregressionapproach

2021-04-22,doi:10.1016/j.envpol.2021.117203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7.577]

①在11578名出生队列中,选取158例先天性心脏畸形新生儿,并匹配158名对照,对其母亲孕期血样及新生儿脐带血进行27种全氟烷基物质(PFAS)的检测,包括PFAS的结构异构体和前体化合物;②孕妇孕期6m-PFOS、PFDA暴露浓度与心脏间隔缺损风险呈正相关;③孕期PFOS、PFDoA暴露浓度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风险呈正相关;④但是,未发现新生儿心脏畸形与脐带血中各PFAS暴露浓度的统计学关联。

【主编评语】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孕期暴露于全氟烷基物质会增加胎儿先天心脏病风险;其中部分全氟烷基物质的结构异构体和前体化合物可以作为敏感性较高的生物标志物。(@Epione)

【原文信息】

Gestationalexposuretoperfluoroalkylsubstancesandcongenitalheartdefects:Anestedcase-controlpilotstudy

2021-04-23,doi:10.1016/j.envint.2021.106567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Epione,尹小甜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5-07|哺乳期能否接种新冠疫苗?数据来说话

04-30|Lancet三连发:流产问题,何因何果?何防何治?

04-23|不良妊娠,易罹患心血管病

04-16|再识儿童自闭症,肠道菌群仍是关键

04-09|母乳抗体知多少,Cell综述探分晓

04-02|孕前营养好,早产风险小

03-26|新冠疫苗接种火热,孕妇能不能打?

03-19|如何筛查妊娠期糖尿病?NEJM发表23792人RCT

03-12|母乳另一宝藏成分:唾液酸化母乳寡糖

03-05|13.9分综述特别关注:妈妈吃啥可以让宝宝的菌群更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