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松树图片(美人松多少钱一棵)
题记:东子命苦,家境贫寒。但他却是早熟,他喜欢晗儿,但阴错阳差,两人一别就再也没见过面。人生无常,一别成永别,这也是很正常的。
美人松树图片(美人松多少钱一棵)
第一章晗儿
美人松是一种生长在北方的珍稀树种,成片成林的只有长白山上有。而东子的家——东沟乡就有一棵。东沟乡地处长白山余脉——凤凰山脚下,那里群山环抱,绿水潺潺。在青山绿水间,有一棵松树,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美人松。在东子的记忆中,美人松是美的图腾。如果她是女人,那一定是最美的:你看她,清秀挺拔的腰身,一身墨绿的连衣裙,在微风中轻盈飘逸英姿飒爽。她的美是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迷人而不妖娆,青翠间张扬着一种健康、朴素善良的美。
在美人松下,埋着东子的奶奶。想当年,东子的爷爷从军打日本鬼子时,奶奶怀抱着刚满月的儿子守在美人松下盼着爷爷回来。奶奶一个人带孩子,又要下地干活,她的身体被压跨了。爷爷回来后不久,奶奶去世了。爷爷卸甲归田,守在美人松边,守护爱妻的坟。文革期间,一群穿草绿军装胳膊上扎红箍的红卫兵杀进东沟乡,比比划划大喊大叫,嚷着说美人松是资本主义草,要砍倒它,拨掉资本主义草。这下子惹恼了爷爷,他赤裸伤痕累累的上身,挥舞着斧头,怒吼道:“小毛孩,还敢在爷爷面前比划,老子打小日本时你们还不知在那儿呢;枪林弹雨老子都没皱过眉毛,还惧你们,谁敢过来,就先从我身上踩过去!”
红卫兵们见状面面相觑,悻悻地走了。
在东子的记忆中,妈妈是世上最美的女人了,苗条俊俏,是十里八村公认的俏媳妇。
爸爸为人憨厚,十分勤快。东子一家日子虽不富裕,但很快乐。
东子八岁那年,从城里来了一位老师,他是下放到东沟乡来接受劳动改造的。他借住在东子家里,每天晚上靠着美人松吹起口琴。东子虽不知是什么曲子,但觉得十分好听。东子的妈妈常常坐在院子里痴痴地听。东子家里很穷,吃的饭菜很简单,妈妈常常将好吃的藏起来,留给这个老师吃。东子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妈妈和那个人滚在一起。妈妈踦在那个男人上面似乎很享受的样子,也不知是哭还是笑,嘴里发出古怪的声音。后来,妈妈和那个男人一夜间消失了。全村人漫山遍野地找,终于在美人松下找到一封信,信上说东子妈和那个老师私奔了,让东子他爸不要找他们。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轰地散了。东子他爸怔怔地伫立地美人松下,许久,终于爆发出一声撕心裂胆地长嚎。次日早晨,人们发现在美人松上挂着东子他爸的尸体。
没有爹妈,东子从小就开始帮爷爷打柴、担水、养猪。苦点累点都可以忍受,最让东子难受的是乡里的孩子欺负他,编歌谣说他没爹没妈,没人要。每次受到委屈,东子跑到美人松下默默地流泪。他想爸爸妈妈,想念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在让泪水浸泡得苦涩难熬的日子里,有一个长着水汪汪大眼睛的女孩走进了他的生活。多少年了,那双大眼睛仿佛一直都在注视他。她就是晗儿,东子的小学同学。那时,东子十分内向,不爱说话,学习又不好。一次,班里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在课堂上,老师问“谁愿和东子结成学习对子,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室里沉静了好久,没有同学举手。这时,晗儿站来了。明媚的阳光照在晗儿的白皙清秀的脸上,那双大眼睛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东子十分感激她,是她伸出援手,给了他一种做人的尊严。从这以后,东子开始拼命地学习。
春节来了,班上举行拥军活动。同学们围在火炉边扎了一个大大的红五星灯笼。大家问,“这盏灯送给谁呢?”晗儿说,“送给东子家吧,他爷爷是老红军。”东子知道后飞奔回家,将破旧简陋的房间打扫干净,然后趴在窗口向外张望。
晗儿带着一大帮同学来了!简陋的小屋一下子沸腾起来。在一群说笑的孩子中,晗儿身穿大红袄,喜盈盈地笑着,笑得那样甜那样美丽。
有一天,晗儿突然哇哇地大哭起来。东子劝她,哄她,但是还是止不住。原来,晗儿的爸爸进城了,扔下她和妈妈就再没有回来。东子和晗儿从此有了一种同命相怜的感觉,两个人常常坐在美人松下看夕阳。
东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作为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必须去帮助其他差的同学。
这样,他很快与晗儿分开坐了。新同桌是一个疯丫头。疯丫头成天笑闹,搞得东子无法专心学习。一次,疯丫头起立回答问题时,东子悄悄地挪开她的椅子。疯丫头摔了一个大腚墩,哇地哭了。疯丫头将东子告到教师哪里,老师让东子罚站。东子一个人站在教室一个角落里,瞅着疯丫头,眼里喷着怒火。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到操场里玩去了。这时,晗儿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苹果。“东子哥,吃吧”。晗儿轻声地说道。东子流出滚烫的泪水。“晗儿,你真好,长大了做我的老婆吧,我会好好待你的。”晗儿轻声嗯了一声。这里时疯丫头闯进来,大声嚷道,来看啊,小情人儿约会呢!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恶毒的嘲笑张牙舞爪地扑向东子,撕扯他的心。东子一跃扑向疯丫头,挥拳就打。这时老师赶来了,抓住东子,抬手就是一记耳光。
老师在班上开了批斗会,用最难听的字眼儿将东子的衣服扒了,然后刀砍斧劈一翻。东子木然地站着,似乎什么也没有听进去,他的心中只有仇恨。仇恨又让他做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在一次疯丫头起立回答问题时,东子将一个按钉儿放在她的椅子上。按钉儿尖朝上,沾着东子紧握在手心中渗出的汗水。终于,爆发出一声惨叫。疯丫头如弹簧似地蹦起来,哇呀呀地哭起来。
紧接着,又一顿批判、罚站。爷爷被老师请了来。爷爷不由分说,操起杆面杖,拿出那当年和鬼子拼刺刀甩手榴弹劲头,给东子一顿胖揍。
东子逃学了。他跑到龙凤山上去。他不愿回学校,不愿回家,漫无目的地走着。
在龙凤山上,在翠柏掩映中,有一个洞,名曰滴水洞。抗日战争时期,滴水洞是东北抗联设的一个联络站。洞旁是一个座寺庙,当年住着一位和尚,一位尼姑,他们都曾是抗联战士。
东子爬进了滴水洞。一位老和尚见东子来了,笑着问:“东子咋没上学了啊,是不是逃学啊?”
东子吱唔了半天没有回答。
老和尚拉着东子的手,说道:“你看,这坚硬的石头上为什么有一个深深的坑?”
东子迷惑不解。
老和尚说道:“这是滴水打穿的。水滴虽小,水滴不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石穿。做什么事都要有这股子劲儿,做学生就是要好好学习啊。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才能成功!你爷就你这个孙子啦,你是他唯一的希望,你不能辜负他啊。孩子,回家吧,爷爷在家里等你呢。”
东子有所顿悟。他回到了家。爷爷没有责怪他,给东子做了碗疙瘩汤。在外面跑了一整天,东子确实有些饿了,捧起碗,风卷残云地吃完了。东子抬头看着爷爷那张苍老虚弱的脸,一双慈祥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东子心里一酸,扑到爷爷的怀里放声痛哭。爷爷哽咽了,混浊苦涩的泪水淹没了刀刻般的皱纹。
东子回到了学校,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了。一次写作文,东子写了一篇《游滴水洞》。他将老和尚的教诲写了出来,末尾还要抒发一下情怀:今天我将大山踏在脚下,长大了我要将月球踩在脚下。东子的作文一下子引起了轰动。老师将这篇作文在班里反复念了五六篇,每念一篇都要夸几句。尔后,东子代表学校参加了地区的小学生作文大赛,取得了一等奖。
小学毕业后,东子和晗儿都考上了镇上的中学。两个小伙伴每天都要早早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学校。一路上他们唱歌、笑闹。东子还将从收音机里听的评书给晗儿手舞足蹈地演绎一番。转眼间,又过了三年,东子考上了省城的重点高中,而晗儿却辍学了。东子悲喜交加。东子要离开家去省城上学了,晗儿去送他。他们在美人松下,难舍难分。
“东子哥,上省城要多加些小心,照顾好自已。”晗儿深情地望着东子。
“嗯。晗儿,你真不该辍学,你的基础比我好,比我认真,还是继续学吧。”
“我妈的身体不好,我想好好照顾她。爸爸离开妈妈后,妈妈总是哭,哭得死去活来的,好几次想死。她一个人在家挻闷的,我在家可以给她解解闷儿。”
“你放心,等我长大了,我来照顾你,不许有人欺负你。”东子坚定地说。
“东子哥,到那时,你还会喜欢我吗?”
“会的。”东子将晗儿抱在怀里,沁人心肺的香气和着暖暖的体温包裹着东子。东子真想让这美好的一切永远继续下去。
东子坐上了乡里的拖拉机。拖拉机突突地起动,开走了。晗儿跑着、哭喊着:“东子哥!”
晗儿的呼唤针一样扎着东子的心,在泪光中,晗儿渐渐远去,消失在拖拉机扬起的一阵烟尘中。
让东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是永别,他再也没有见到晗儿。
(以上图片为作者原创,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