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红菇的种植方法(红菇价格多少钱一斤)

红菇的种植方法(红菇价格多少钱一斤)

时间:

红菇的种植方法(红菇价格多少钱一斤)(图1)

林下红茹采集技术

1.采集林地选择

红菇的功效与作用(红菇价格多少钱一斤)

红菇一般发生在温带冷灰壤、红棕壤及红壤坡地上,土质多富含有机质,透气和保水性较好,质地疏松。红菇发生处土壤pH为4.2-4.5,肥力中等偏低。红菇发生季节林土壤含水量要达到40%以上。

红菇依存林主要是原生或次生的栲类林,其中以米槠林、红锥林、栲树林,格氏栲林和混交栲类树林中红菇最为多见。产量高的红菇依存林一般为原生林和30-40年生天然次生林,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风水林及偏远地区。红菇一般都能形成群生的菇圈。但是一些次生的针阔混交林、针阔毛竹混交林甚至极少数的丘陵灌草丛也出现散生的红菇。

2.林下仿生增产技术

(1)原料选择

红菇属于草腐土生菌类,主要以分解粪、草等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进行繁衍。野生红菇子实体多生于林中潮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上。红菇的栽培基质以富含纤维素的腐熟农作物秸秆为宜,如棉籽壳、棉花秆、甘蔗渣、黄豆秸、玉米芯、玉米秆、高粱秆及山上的芦苇、斑茅、象草、节芒等野草。

(2)培养料配制

红菇对养分要求较高,以配制合成培养料为宜,以下几组配方可供选用。配方一:棉籽壳86%,麦麸8.5%,石灰2%,碳酸钙1%,过磷酸钙2%,尿素0.5%,料水比为1:1.3。配方二:黄豆秸48%,花生壳20%,棉籽壳19%,麦麸10%,过磷酸钙1%,碳酸钙2%,料水比例为1:1.3。配方一、配方二主要用于熟料袋栽。配方三:棉籽壳90%,麦麸6%,石灰1%,过磷酸钙1.5%,碳酸钙1%,尿素0.5%,料水比例为l:1.3。配方四:芦苇50%,杂木屑16%,棉籽壳30%,石灰1.5%,过磷酸钙2%,硫酸镁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三、配方四适用于发酵料床栽。

熟料袋栽,按照配方一或配方二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然后装入17cmx(33-35)cm聚丙烯塑料袋内,经高压灭菌,冷却后按常规要求接种。发酵料床栽,按照配方三或配方四将培养料混合拌匀,集中成堆发酵处理,料堆高0.8m,宽1m,长度视场地而定,堆料后盖膜保湿,发酵时间5-7天,料温达到65℃时开始翻堆,发酵过程中翻堆2-3次。

(3)接种培养

栽培方式不同,接种培养方法有别。

①熟料袋栽待料袋温度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菇菌种接入袋内的培养基上,并做好封口。接种后移人23-25℃、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的室内发菌培养,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骤增。发菌培养通常需30天左右。待菌丝发满袋后,将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脱袋.采取卧式排放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畦床上,并覆盖腐殖土3-5cm。畦床四周用泥土封盖,让菌筒在畦床内继续发菌。

②发酵料床栽将发酵料铺于畦床内,料厚15-18cm。分3层播种,即畦面先铺一层料,播上菌种,继续铺一层料,播一层菌种,然后再盖一层料,形成3层料2层种。一般每平方米用于料10kg,菌种量占料量的10%。播种后整平料面,稍加压实,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待菌丝吃料2/3时,覆土3-5cm。要注意通风,使畦床空气保持新鲜,以利于菌丝发育。

(4)出菇管理

当菌袋进入野外畦床排场后,在管理上应保持覆土的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野外地栽若土壤湿润,一般不必喷水;若气候干燥,土面发白时可喷水保湿,但水不可渗入人料中,以免菌丝霉烂。覆土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出菇,此时温度掌握在23-26℃范围,并进行人为改变温差,使干湿交替,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分化成菇蕾。菇棚内要“三分阳、七分阴”,子实体发育阶段每天上午揭膜通风,并结合喷水1次,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为适。

3.采集时间选定

野生红菇一般每年发生两茬,在6月25日至7月25日发生第一茬,出菇时间约为10天;8月15-30日发生第二茬,出菇时间约为15天,即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和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后为野生红菇的盛产期。有的年份因天气持续干旱或者雨水的影响,红菇的出菇时间会前后推移。

4.红菇采集

红菇子实体一般是清晨长出,要及时采集,一旦错过采集时间,红菇菌盖开过大,影响红菇的品相。采集红菇时应轻拿轻放,注意保持红菇原生形态。采集红菇时还应尽可能减少对林地土壤的扰动,保护红菇生长的原生态环境。

5.采后管理

采后要尽量恢复红菇产地环境原有状况。因人为踩踏而裸露的土壤要用枯枝落叶重新覆盖起来。

采集后的红菇要及时晾晒,或者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