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柿子和普通西红柿有什么区别(铁皮柿子图片)
“我们家种了两棚铁皮柿子,一批下来能摘3、4千斤。因为疫情,之前固定来收柿子的人进不来,眼看着辛苦种出来的柿子要烂在地里,可把我们这些种植户愁坏了。多亏了第一书记销售联盟和镇果蔬产业联合党委及时找销路,帮我挽回了一万多块钱的损失。”谈到第一书记和产业联合党委帮助滞销农产品进超市的事儿,开原市庆云堡镇南花楼村种植大户高峰难掩激动之情。
铁皮柿子和普通西红柿有什么区别(铁皮柿子图片)
爱心助农,不负春光。南花楼村铁皮杮子滞销变畅销的场景,只是市委组织部有效化解疫情影响、多方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全力助农保增收暖心画面中的一帧。3月31日,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认真做好滞销农副产品销售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机关工委和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扎实开展解难纾困活动。
闻令而动,尽锐出战,一个个与时间赛跑的爱心助农行动迅速展开。截至目前,全市第一书记累计帮助销售蔬菜149.7万斤、水果6.8万斤、家禽1.9万只、蛋类2万枚、其他滞销农产品115万斤,销售金额731万余元。
直播间里的“蒜苗书记”
“大家好,我是河夹心村第一书记胡育铭。今天,我带来的是黄古洞的蒜苗。这个村种植蒜苗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了,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目前,全村46户农户种植蒜苗,蒜苗温室有90座。因为疫情影响,蒜苗滞销,希望各位网友们伸出援手。”4月7日,胡育铭做客铁岭网红小镇第一书记专场直播间,为镇内的黄古洞村蒜苗代言,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吸引3000名粉丝观看,获赞10万多,成交量达2500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蒜苗书记”。
疫情中,铁岭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宣传部,通过公众号、朋友圈以及其他主流媒体推送滞销农副产品信息,帮助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同时联合铁岭县网红小镇,开创“第一书记+网红主播”的线上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量,共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2.4万斤,合计金额10万元。
借助网络力量助农的,还有昌图县的第一书记们。他们建立“昌图县滞销农副产品销售群”,覆盖县、镇、村三级,第一时间收集各村滞销农产品信息并及时发布,实现滞销信息共享、县内联动销售。长发镇三合村第一书记杜麟,会同省纪委监委驻三合村工作队,与辽宁北斗融媒和拼多多销售平台沟通,进一步扩大滞销农副产品销售范围。目前,昌图县已销售蔬菜36.4万斤、水果3万斤、家禽0.9万只、蛋类2万斤、其他滞销农产品114.8万斤,合计金额410.8万元。
第一书记变“货郞”
开原市、银州区和清河区的第一书记积极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帮助农产品进超市、进食堂、进临时售卖点,做好“乡村货郎”。
开原市庆云堡镇老虎头村第一书记罗健,春节后连续驻村63天,作为庆云堡镇果蔬产业联合党委的成员,第一时间了解各成员村农产品滞销情况,先后与联合党委成员积极联系大润发超市、铁岭市双燕超市、果真新鲜超市与农户对接销售事宜,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累计销售蔬菜82.1万斤、水果2.9万斤、其他滞销农产品1.1万斤,销售额179万余元。
联合党委成员罗健(左二)到果真新鲜超市解决滞销产品问题
银州区第一书记邀请双燕超市、万家生活广场、家来福超市三家大型商超负责人到海峰合作社、海峰农产品专营店、地运所村走访调研,并帮助农户与3家商超平台、区政府机关食堂牵线搭桥,探索直供模式,累计销售蔬菜0.5万斤、水果0.7万斤,销售金额共计36.4万元。
第一书记左大鹏帮助农户销售滞销产品
清河区第一书记与区供销联社取得联系,多方协调联系场地,设立了有机农产品临时售卖点,向全区人民群众平价供应有机蔬菜、文选葡萄、生态鸡蛋等生活物资。截至目前,累计帮助农户销售水果0.72万斤、玉米5万斤、其他滞销农产品0.3万斤,销售金额共计15.2万元。
统筹协调上下贯通
这段时间,西丰县更刻镇五塘村第一书记佟玲工作节奏比较快:担任县滞销农产品联络员的她,在做好驻村工作的同时,定期组织召开6个责任部门的调度会,编制责任部门任务清单,主动深入周边农业合作社调研,在收集汇总各地滞销农产品信息的基础上,协调县现代服务业中心承担商超对接及产品流通工作,并联系各类备用箱货车10辆、中转库2个,打通了信息传递和交通运输的快速通道。
在爱心助农工作中,市委组织部明确1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作为全市滞销农副产品销售工作的总联络员,各县(市)区、乡镇、村同时明确1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未选派第一书记的由村党组织书记负责)作为联络员,具体负责本地滞销农副产品情况的信息收集、整理上报等工作,构建市、县、乡、村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滞销农副产品销售体系。
铁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