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白曲(白曲和黑曲哪个的糖化力最强)

白曲(白曲和黑曲哪个的糖化力最强)

时间:

白曲(白曲和黑曲哪个的糖化力最强)(图1)

白曲

“一更灯火昏昏黄,一亲六眷聚灵堂,阿妈请起坐一会,听儿诉衷肠。想起阿妈恩情重,两眼不住泪水淌,十月怀胎在母身,血肉把我养……”这是白族曲艺家张明德在祭祀活动中演唱的一首《灵前哭娘》“白祭文”。其情真意切的悲悯歌声十分感人,当地白族人都称他为“白曲大爹”。

白曲(白曲和黑曲哪个的糖化力最强)

出生于1900年的张明德是剑川县城北板洞河村人,十多岁时,他就拜师学唱白曲。青年时期能自编、自唱、自弹白族歌谣,成为民间著名歌手。1954年,他被聘县文化馆宣传员,并加入县文工队专职从事演职工作,不久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后又被选为州政协委员、云南省人民代表,1960年,出席全国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1年,张明德有一次到羊岑区旧栗坪演唱白曲,一位老奶奶听说他来演唱,把全家人吃的一锅蚕豆煮在锅里就跑去听演唱。等到听完唱曲,回家来揭开锅盖一看,只见一锅豆子已煮成了焦炭。可见张明德的白曲有多迷人。

白曲和黑曲哪个的糖化力最强

生长在大理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我为大理的一切而痴迷——为巍峨的苍山,也为秀丽的洱海,更为那婉转优美、散发出浓浓乡土气息的白族对歌。

记得那年的对歌会,我和妈妈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了对歌台下,对歌还未开始,我就被那独特的场景吸引住了。看,一排排铜锣、唢呐在阳光下闪着夺目的金光,一条条鲜红的缎带被缠绕在各种乐器上,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成群结队的白族青年男女,头缠着洁白的包头,身穿着绚丽的对襟衫,手舞着轻盈的彩蝶坠和带有铃铛的“霸王鞭”,脚踏着白家绣成的绣花鞋,一切都在展现着白家儿女的热情和风采。不多一会儿,对歌会开始了,我开始集中注意力聆听这对歌会。

一位身穿白族服装的妇女首先打开了她的金嗓子,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连小鸟都被这歌声吸引到这儿来,站在电线杆上仔细的聆听。只听她的声音越来越低,还夹杂着哽咽的气息。这时,妈妈告诉我:“她是在讲述自己的身世。”我想,她的生命中肯定有过难忘的回忆。

白曲霉

有一种美,跨越千年,仍使人折服;有一种匠心,历经百年,仍令人敬重;有一种大理白族文化根脉----白曲,虽经历史大浪淘沙的洗礼,却仍需白族儿女代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保护白族“非遗”已变得刻不容缓。

寻找“非遗”,遇见“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是时代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使命。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萌发于百姓生活,是一个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因子,是大理白族“大花园”建设的文化支撑。

文化是一种民族记忆,传承是一种历史使命,需要通过全新方式重新被呈现了出来,让大家深刻感受大理传统民族文化之美,从而尽到传播和唤醒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