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病(苹果锈病病原菌)
苹果锈病
立夏之后,连续多日降雨,果园湿度增大,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极易引发苹果锈病的发生。苹果锈病又名苹果赤星病,是一种转主寄生菌。在有桧柏等转主寄主存在的地区往往有该病发生。受害叶片病斑累累,导致叶片早落,树势衰弱,进而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苹果锈病当前还没有引起果农的足够重视,往往叶背长出“羊胡子”了才开始防治,控制过晚,防效不高,严重时常常造成落叶。下面了解一下苹果锈病的发生规律,找出防治的最佳时期。
苹果锈病(苹果锈病病原菌)
锈病初发病斑和羊胡子(锈孢子器)
叶片初患病时,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即性孢子器,叶背面长出一团黄色绒毛,果农称为“羊胡子”。嫩梢染病,病斑梭形,橙黄色,后期病部凹陷龟裂,并长出丛生的黄褐色毛状物。叶柄病状与嫩梢病状相似。
苹果锈病病原菌
苹果锈果病、果锈病、锈病是苹果常见的三种病害,很多果农将几种病害混淆,不能及时防治,既加重病情的发生,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苹果锈果病
也叫花脸病;是一种病毒性病害。病树全株带毒,病毒随着果树的生长而不断增长繁殖;苹果树一旦染病,病情将逐年加重,成为全株永久性病害。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果实在着色前,无明显的变化;着色后,果实散生许多近圆形的黄白色斑块,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散生白斑或呈红、黄色相间的花脸状。可分为锈果型、花脸型和锈果花脸复合型三种类型(图1)。
图1苹果锈果病危害症状
苹果果锈病
也叫水锈病。果实表面密生铁锈色小颗粒,突出果实表面;严重时,锈点连片,果面粗糙;影响外观品质,降低商品价值(图2)。
苹果锈病转主寄生
近年我们在陕西渭北、山西晋中等省地调研,发现苹果锈果病、锈病和果锈病发病日趋严重并有迅速蔓延之势,果园发病率高达60%以上,果树发病率高达10%以上,果农苦不堪言。锈果病、锈病和果锈病是苹果病害中病名相似且最易混淆的3种不同果实病害。下面就这3种病害异同之处和不同防治介绍如下,供生产中参考。
1、锈果病
1.1症状表现
苹果锈果病也叫花脸病或裂果病,是由类病毒引起的非潜隐性病毒类病害,是苹果的一种常见病。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症状分为锈果型、花脸型及锈果花脸复合型三类型。该病树所结果实小,有的果实在落花后1个月,先从果顶部发生颜色稍浓的水泽状变色,逐渐扩大为5条规则纵纹,木栓化后成为铁锈色病斑,不堪食用。前多年由于苹果品种多元化,红星、秦冠、富士等不同品种以上3个类型症状表现皆有。近年由于主栽红富士矮化苗,表现症状主要是花脸型,而锈果型和复合型很少。花脸型的表现是果实着色期果面散生分布白斑或呈红、黄色相间的花脸状,着色部分微凸起,病斑部分凹陷,果实变小成畸形,果实凹凸不平,果肉坚硬,品质变劣失去原味,客商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