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花草养护 >香槐(香槐六路跨灞河桥)

香槐(香槐六路跨灞河桥)

时间:

香槐(香槐六路跨灞河桥)(图1)

香槐

洋槐树,中文名称刺槐,又叫香槐。德国槐,最早产于北美洲,一六零一年引入欧洲,一八八七年由德国传入中国。属豆科落叶乔木。中国各地都有种植,以黄土高塬和华北平塬为多。当百花竟芳,娇艳争春的时候,栖身僻乡,荒山,沟沿河岔的槐树,经过整个寒冬孕育的勃勃生命力,在苍老的枝杆上蹦出娇嫩的槐芽,槐芽渐渐的在树枝上绽绿,没有耀眼招人的魅力。但她在那食物匮乏的年代,曾是人们垂涎欲滴的美味,树枝上的嫩芽往往被掐过一茬又一茬。就是在物资充裕的今天,也没有那种蔬菜,能吃出槐芽菜那种特有的木质油香味道。

香槐(香槐六路跨灞河桥)

四月中旬,争春竟艳的桃花,杏花,李花,玉兰相继萎謝,唯有山坡,沟沿,河边的洋槐树掛满一串一串白嫩的槐花在翠绿的槐芽映衬下晶莹芬芳。清新香甜的味道随着微微的春风溢满山川的角角落落。辛勤的蜜蜂嘤嘤嗡嗡,在花海穿梭,尽情的吸吮着花蕊的蜜汁,时远时近栖息在槐林里的喜鹊,山鸟的鸣叫声,灵动着本来荒辟的沟岔、山岭、河沿。槐花的清香气诱惑着美食者的味蕾。三五成群的人们,提着淘麦笼子、担笼、袋子、挠钩、砍刀等趁手的装备。涌向满是槐林的山坡,沟岔,河堤。采捋着晶莹雪白芳香的槐花。倔強的槐树不时的用它御敌坚硬的槐刺教训一下捋花的不速之客。槐树的自我保护,激怒了有些捋花者,他们为了省力,免受槐刺的刺扎,用带来的砍刀,弯镰将槐树齐腰斩断,或将槐树断臂残枝。无奈的槐树,她的花儿不和桃李争宠,不和百花争春斗艳。只因自己美味,确为赖依绽放的骨身招来摧残。花的芳香,溢满城乡,虽花开数日之短,但城乡市场,早市到处都能见到槐花的身影。城里农村到处都飘散着槐花麦饭的香味,麦饭作为特色季节性美食走进了食堂饭店。

香槐六路跨灞河桥

朝鲜半岛及日本也有分布。多生于海拔500~2500m的湿润山地,常生于杂木林中或湿润灌丛中,均散生,极少自成群落,常与山楂,窄叶冬青、水榆花楸、山苍子、香槐、锦带花、马尾松、华山松等混生。

新叶绯红

好湿润,喜光,也耐旱、耐荫,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积水和黏重土。为山胡椒属及樟科分布最北、抗寒性最强的树种。北京引种少量试种表现良好,证实其抗寒、耐旱性强。

播种繁殖,9月果熟后采下稍事堆积,俟果肉变软揉搓果肉脱出果核,清洗果核后晾干,立即秋播或者沙藏后次春春播。

当年苗高30~50cm,移植一次后生长加快,4~5年即可定植。能孤雌结实,但无发芽胚,必须同时有雌雄株,方可结出具胚核果。一般5年生即可开花结实。

香槐树

香槐六路跨灞河桥项目建设现场记者冯炜摄

浐灞的美,离不开浐河、灞河。而浐灞的桥就是水上明珠。不久的将来,浐灞的桥梁家族将再添新成员——香槐六路跨灞河桥。

在项目建设现场,记者见到了中建钢构西安分公司项目生产经理秦盛明,握手才发觉他手上一层厚厚的老茧,说明着三十多年建筑生涯的艰辛。“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是大桥第一跨的组装,这段长度为57.5米,是长度最小的一段……”秦盛明告诉记者,香槐六路跨灞河桥桥梁全长605米,西引桥30米,东引桥80米,桥宽25米,主桥共6跨对称布置,总用钢量约为1.3万吨。项目隶属于西安浐灞生态区右岸片区提升改造PPP项目,同时,也是服务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重要景观桥梁。

说到这座桥的最大特点,秦盛明告诉记者,“香槐六路跨灞河桥采用了人、车分离式双层桥面布局:上层桥面为机动车道,下层桥面为人行通道;是陕西省首座、也是全国跨度最大的变截面钢桁梁桥,均属灞河上同类桥梁的首创。”秦盛明解释道,通过人车分离的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两岸居民的日常生活及旅游出行的需求,同时也让桥梁最终呈现的效果更加美观,成为灞河上的一处新地标。“通过这座桥,可以非常便利地连接右岸的城市居住区和华夏文旅景区,同时,也能更加便捷地抵达西安新建的‘三中心’,不必再绕行原来的浐灞2号桥或者东三环了,大大节省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