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养花知识 > 常见问题 >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有哪些,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有哪些,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时间:

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有哪些,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图1)

生长调节剂:种类、作用及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根据来源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激素类: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布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常见的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2. 人工合成类:人工合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通过人工合成化学物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这类产品包括萘乙酸、三唑氯磷、丙二醇等。人工合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具有选择性、高效性等特点。

3. 微生物产生类:微生物产生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这类产品包括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微生物产生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4. 基因工程类:基因工程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植物基因组成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这类产品包括生长素基因、赤霉素基因等。基因工程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特异性、可遗传性等特点。

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如促进发芽、生根、开花等。

2. 改善植物品质:通过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如控制植物高度、促进植物提早成熟等。

3. 保护植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耐病性,如抗干旱、抗病虫害等。

4. 环保: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环保性,如萘乙酸、三唑氯磷等,可以减少对环境农药的依赖。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蔬菜、水果类:用于控制蔬菜、水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如萘乙酸、三唑氯磷等。

2. 粮食类:用于促进粮食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3. 棉花、油料类:用于调节棉花、油料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如生长素、三唑氯磷等。

4. 花卉、观赏植物类:用于调节花卉、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观赏效果。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5. 草坪、绿化树类:用于调节草坪、绿化树的生长发育,提高绿化效果。如三唑氯磷、萘乙酸等。

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繁多,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按照使用技术进行合理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危害。

[1] 周波, 罗晓东, 李光瑞,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J]. 植物营养与植物病害, 2016, 30(4): 62-68.

[2] 杨洪, 李秀峰, 张敬东,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J]. 植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18, 32(9): 1429-1436.

[3] 王军, 唐承煌, 陈宇飞,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与问题[J]. 植物保护, 2012, 36(9): 862-866.

[4] 王芳, 李敏, 张敬东,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动态[J]. 植物营养与植物病害, 2014, 32(11): 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