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胭脂树的果实(胭脂树橙是什么添加剂)

胭脂树的果实(胭脂树橙是什么添加剂)

时间:

胭脂树的果实(胭脂树橙是什么添加剂)(图1)

采摘胭脂果

胭脂树的果实(胭脂树橙是什么添加剂)

文/图十三哥

刚来钦州不久,就听到关于胭脂果焖鱼之鲜美的传闻。每每餐桌上遇到有胭脂果焖鱼,店家或主人劝菜时,也会介绍说:这是钦州沿海居民最具乡愁的一道菜——胭脂果焖鱼,多吃点。每次动著尝之,都会被这道菜的美味征服,胭脂果那种奇特的味道盖过了鱼的腥味,鱼的肉质含有甘甜酸味!清香爽口,开胃又下饭。

胭脂树我见过,它的学名叫白桂木,又叫大叶胭脂。中医上认为,白桂木可以入药,性平,味酸,无毒。白桂木有很好的清热开胃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还有很好的润肠作用,可以治疗热咳和咳血症,也可以治疗金疮出血症。白桂木的根有很好的活血通络作用。

勤劳智慧的钦州沿海居民喜欢用胭脂果焖鱼,焖出的鱼两三天都能保持它独有的鲜美。缺菜的时候,可直接用胭脂果送清简粥,那种感觉,酸爽诱人。

焖鱼用的胭脂果需是生果,要经过许多工序后才能烹饪,未熟透的果子采摘后会在接口处流出许多白色的胶状物,味道苦涩,这样的果子到底要经过怎么样的蜕变才能跟鱼碰撞出如此美妙的美味,这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

没成熟的胭脂果,加工后是焖鱼的最好佐料。

把这种疑惑告诉自小在犀牛脚长大的钦州友人,友人大笑:了解胭脂果怎么样完成变身,要讲究机缘,可遇而不可强求。友人的故弄玄虚,还真勾起我对制作胭脂果机缘的期盼。这种期盼到最近才能实现。7月15日,烟火钦州节目组拍摄一期制作胭脂果的节目,邀请我一起参加,就这样,我和胭脂果的机缘来了。

当车子顺着钦陆公路往位于久隆镇新明村委螃蟹田村的果园行驶时,我还一直在想,这个没成熟的胭脂果,到底要经过怎么样的华丽转身,才能成为我们口中念念不忘的美食呢?

果园不远,20多分钟便到达了,胭脂果是焖鱼不可或缺的佐料,一直是供不应求,果园主人看准时机,种了一批胭脂果树,目前正是挂果时节,一棵棵胭脂树上挂满果实,在果园内工人的帮助下,短短10钟我们便摘了几十斤胭脂果。

胭脂果摘到手,接下来就是找加工的场所。我们决定到沙埠镇平艮村委梁屋坪村的澳龙生态农场加工,那里有加工所需的柴火和大铁锅,更重要的是,那里环境优美,各种原材料应有尽有,十分适合烹饪美食。

地方选好,我们马不停蹄地出发。这胭脂果焖鱼还没吃,气氛就有了,摘果时的劳累,随着加工选址的确定,早就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即将来的美味的期待。古人说:君子远庖厨。然而作为吃货的我们,难改家庭主妇的习性,享受的是自己动手的过程。

加水文火慢烹,胭脂果开始蜕变之旅。

我们把胭脂果多余的枝叶除去,清洗干净,装到大铁锅中,放入适量的水,以即将漫过果面为宜。然后生火煮果,让胭脂果进行第一次蜕变,这个过程虽然有点漫长,我们却也不急躁。农场接待厅内有一套泡茶的茶具,我们一边吃冻镇西瓜解暑,一边品茶。在茶香氤氲中,我们一边闲聊一边品茶,能一起品茶之人,皆是性情相近之人,三言两语,客套中不显疏远;家长里短,平凡中不见得俚俗,等待中坦诚的交流也就有了品茶的氛围,谈不上高雅,一份淡然的真诚也就不辜负这相处的时光了。

待两壶茶饮尽,负责看火的同志传来好消息,经文火慢煮后,胭脂果已经完成第一次变身。果然,完全煮开的胭脂果由青色变成褐黄色,这时,要按一定的比例撒入海盐融进水里继续烹熬,慢火熬上三个小时,锅里面的水与果实的汁液得到充分交融,然后撒上椒盐粉,继续熬制半个小时,目测还有十厘米左右的汁液,胭脂果便可以出锅了。

刚烹熟的胭脂果又酸又诱人,每个果实里都有三四颗如花生米大小的果核,去掉如花生米一样的包衣,嚼劲十足,香脆美味。胭脂果晾开后,就可以装进玻璃瓶或陶泥罐,再将锅底残留的汁液灌进少许,藏得越久越好吃。

完成蜕变的胭脂果。

在晾胭脂果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制作一桌美食,犒劳辛苦一天的自己。这桌美食的压轴菜便是胭脂果焖鱼,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鱼是到东场镇买来的咸淡水罗非鱼,生活在淡水和咸水交汇区域的鱼,肉质特别鲜美,再加上我们刚刚烹饪出来,已经完成华丽转身的胭脂果作为佐料,光想想,这道美食就令人垂涎三尺了。

烹饪胭脂果焖鱼,农场的二哥已是轻车熟路。只见他下油热锅,把罗非鱼双面煎至金黄色,加入适量的水份,放入两三个胭脂果调味,然后文火慢焖,待鱼收汁时便出锅上桌。

胭脂果焖鱼上桌,果真色香诱人,动著尝之,果真味美,暗叹原来友人不曾欺也,经过华丽蜕变的胭脂果用来焖鱼,果真是一绝。钦州是座沿海城市,盛产各种鱼类,各式各样的焖鱼我吃过不少,但胭脂果焖鱼的鲜嫩可口却是其他类型的焖鱼无法比的,真不知是二哥的烹煮水平之高,还是胭脂果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胭脂果和鱼的完美融合。

都说咸淡水罗非鲜美,尝一口时,脑子里蹦出“休说罗非堪脍”,一句诗文,这时同桌的同事正好接口说:“把‘桃花流水鳜鱼肥’改成‘罗非肥’吧。”我会心一笑,果真不愧是玩文字的,一句玩笑也就颇添了情调。正在敬酒的另一位同事也不甘落后地接了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对,最后两句应改为:醉卧澳龙君莫笑,如今职场几人醉”不知谁随口接了一句。

“那就醉一回”几乎异口同声。餐桌上的气氛一下就轻松了许多,少了一份刻意的礼节和客套,多了一份随意的坦诚和自在。当然,这样的宴席不会真正有人酒醉,那一种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最多让喜欢小酌的人尽兴而已。没有觥筹交错,率性而为中的适度饮酒伴随着细品胭脂果焖鱼的美味,终于见识了胭脂果的华丽转身,由一颗普通的水果,变身焖鱼的绝对主角,这次亲看目睹了胭脂果蜕变的全过程,真是不枉此行。

一道胭脂果焖鱼,是多少人舌尖上的乡愁。

回来后立即把胭脂果的制作流程和吃鱼的感受告诉友人,电话那头的好友沉默了一下问道:你是不是忽略了这次吃鱼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曾说的,品味胭脂果焖鱼之美味,要讲究机缘,可遇而不可强求,其实,这种机缘就是吃鱼过程中的一种人情味。

蓦然醒悟,古人语:酒逢知己千杯少。原来吃鱼也是如此呀,烹制一道美食,不仅要油盐酱醋等必须的佐料,还需要心情作佐料,而心情无非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吃一顿安闲饭,喝一次尽兴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