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江南桤木树图片(江南桤木哪里有卖)

江南桤木树图片(江南桤木哪里有卖)

时间:

江南桤木树图片(江南桤木哪里有卖)(图1)

这是第几次来成都呢?数不清。但我对成都终究是爱的,不是因为被传遍了街头巷尾的《成都》,也不是因为舌尖上诱惑的火锅,更不是因为亚洲最大的城市综合体环球中心,只是单纯的喜爱这座惬意舒适的城市罢了。

成都的朋友这样说:你要是找我有事,等我打完这圈儿麻将再说。

这便是成都,“一年成邑,二年成都”,3000年城名未改、城址未迁的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撇开历史层面,成都闲适、惬意的慢生活成了吸引游客无数的标签。

江南桤木树图片(江南桤木哪里有卖)

DAY1.落地成都——崇州道明竹艺村——街子古镇

DAY2.崇州光严禅院——返回成都

DAY3.宽窄巷子——武侯祠——锦里

DAY4.人民公园——茶馆——鸳鸯楼——四川大学

DAY5.东郊记忆——太古里

因为来过太多次成都,没有再选择遇见圆滚滚,又不想舟车劳顿去远的地方,于是除了前两日和朋友一起去了崇州游玩,基本都在成都市区里慢慢走+细细品。

已经习惯了国内的各种管制奇说,把延误2小时内的航班,都看做正常,但此次遭遇了南航无故取消航班后,快被气炸了,还好客服迅速的帮忙改签了国航的航班,让我免去了一日滞留和耽误后面行程的尴尬。

成都崇州的小交通是朋友开车,成都市内更是简单,要么步行、要么叫车,十分的方便快捷。

依然是我喜欢的ITO,继去年风靡多部热播剧的明星同款ITO小黄箱后,今年等来了我最爱的绿色V&A飞行20寸行李箱。当然一个20寸也就帮我装装设备,做为臭美的女生,各种衣服是不能少的,尤其成都需要必备旗袍一件哈。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驱蚊水!驱蚊水!驱蚊水!成都真的哪都好,就是这个蚊子和小黑虫,真的快要了我的命(已经和血型没有什么关系了,本人B型血,周围A型、O型同样被咬)。我带的泰国驱蚊水,在一般情况下真的很给力了,可是这次到了成都真的是失灵了,咬到最后我已经麻木了,各种强迫症的抠破...所以这次成都留给我的除了熟悉的美景美食,还有这些疤痕。

佳能忠爱粉,多热的天也是要扛上5D3和M50,200头用于人像,微单和50头用于拍摄VLOG。

下了飞机直接和朋友驱车前往崇州,为什么这次来成都会选择崇州呢?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朋友问要不要一起去玩儿,听着名字好听,又没有去过,便一口答应同行。

崇庆州,古蜀国也。

崇州第一站就是入住最有禅意的世外桃源-桤木白居,小径通幽处,古朴的明瓦木门隔绝着喧嚣,川西建筑虽不及北京之贵、西北之硬、岭南之富、江南之秀,“林、水、宅、田”式川西林盘院落,却也自有一种浑厚朴实之味,这座曾是清代人家的大宅院,如今以原汁原味的川西建筑特色接待着慕名而来的我们。

除了川西建筑,这里还有道明竹艺村!平日里身边竹编的小艺术品真是随处可见,但参观竹编主题村落,真是第一回,走进这个国家非遗竹编小镇里,以竹元素为本底,通过文化创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完美结合的景象随处可见,据说道明镇的竹编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了。

田野里是繁忙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竹香,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时不时被虫鸣鸟叫声吸引,犹如走进了世外桃源。

竹里。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一座屋顶∞型的酒店,淡然的躺在竹林间,古朴亦雅致,现代的设计结合川西的色彩映入眼帘的一刹那,整个人像坠入了田园诗句中。

竹编博物馆。据说四川市场超过90%的竹编花篮都来自于道明。博物馆里展示着多种多样的竹编作品和新兴的竹编创意作品。

三径书院。三生万物,书山有路。晴天漫步,雨天听琴,山水之间写诗读书。

遵生小院。此次崇州行最喜欢的地方,走进小院,白花蓝布的布置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原以为只是来吃个午饭,结果热情的院主又是安排做手工,又是品茶点,不仅吃上了道地的山中农家菜,还体验了民俗手工艺,用最接地气儿的方式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之前并没有想到会在这小乡村一日的游走,并流连忘返至傍晚,以至于我们到达街子古镇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加上街子古镇的入住并不那么顺利(原定的那家民宿,因为我们迟迟未到而没有留房,只能拖着疲惫找房,最后无奈住在了古镇外,还算安静),也没了什么精神逛古镇,但是不得不感慨,我们原以为九点的时间是古镇最热闹的时候,没成想却是很多商家关门的时间,游客们也纷纷散去,川西人民的生活真是舒适到了极致。

清晨驾车前往光严禅院,原本只是经过随意参观,结果被这山上山下的寺庙景致所吸引,竟也一路爬上了山上大殿,禅院有上古寺和下古寺,现在能够参观的便是下古寺。

光严禅院又名“古寺”,位于四川崇州街子镇的凤栖山,隐座于一片古森林中,四周是近千亩成片的参天古柏、古楠、古杉、古银杏等珍稀树木,古寺始建于晋代,历经唐武宗时毁,唐懿宗时重建,宋明更名,最终被赐寺名“光严禅院”。

八月的成都,时而被倾盆的大雨洗礼,但大雨带不走的是潮湿闷热的天气,也正是这种潮湿闷热,让人觉得恰到好处,这大概是我为自己睡到自然醒找到的最恰当的理由。

来成都其实很适合住民宿,因为来的仓促,也没顾上精挑细选,随意的找了一家锦江区靠近朋友家的主题民宿——春暖花开,环境还是喜人的,听房东说他们是建筑系的几个同学一起在做民宿,同一栋楼里还有好几个风格的房间,保留了厨房和卫生间不变,只装修卧室和客厅,这样子既满足现在住客的拍照需求,又节省了成本。

很多人来成都立志要做一枚吃货,但来了后就会发现选择多到你恐惧,随意遛个弯就能看到成排的馆子外坐着成排的人等着叫号用餐,于是你要么相信APP的推荐,要么相信本地朋友的推荐,成都吃客(致民路店),就是双推荐下的结果。

和朋友步行到致民路,发现这条街巷可不简单,一排馆子里竟然有三家都是网红店,羡慕他平日口福不浅的同时,下决心要在这几天短暂的成都行里吃遍这一带。

中午时分经过排位,在餐厅落座,里面的布置都使用了成都旅游景点来命名,红色大背景下看着又喜人又亲切。

桂花酿番茄:每一颗番茄都是去皮的,透着桂花的清香,冰镇的又解辣又爽口。

裸奔坨坨虾:特别有仪式感的招牌菜,新鲜的生虾,由服务员现场淋一遍滚油,一股花椒和辣椒的鲜香味儿扑鼻而来。虾很入味儿,口感鲜嫩,就是吃的时候小心烫嘴哟。

特色烤鱼片:将鱼片穿成串放在麻辣汤里,鱼片既入味又方便吃,没有刺哦。

鸳鸯水煮牛肉:白味葱香和红味麻辣两吃,滑嫩Q弹。

卤鸭肠:蘸碟里是酸甜味的调料,鸭肠脆而卤味十足,所以原味和蘸料都可以。

孔饭:可别小看了这道主食,自己动手拌起来更香哈。

银耳雪梨汤:怀旧的暖瓶加上解腻的汤汁,成都第一餐完美收官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热闹的宽巷子、平和的窄巷子和幽静的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都是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身为土生土长的北京胡同大妞儿,这里的院落和胡同的风采让我倍感亲切。

成都的秋,是宽巷子灰墙青瓦的古朴,窄巷子青石白砖的悠然,井巷子白屋灰壁的雅致,似乎装着一座城的记忆,时光倒转也好,记忆留存也罢,熟悉的景象多年未变,虽然成都人说他们从不逛这里,但这里终究是人潮涌动,每一次成都行,还是不舍将这里遗弃,于是宽窄巷子成了来成都看看的必选。

走进宽窄巷子,偶有镶嵌着上世纪老物件的墙壁,缝纫机、茶壶、人力车,承载着古蜀之风,寄托着古城之史,将每一位过客带进时光中,品读曾经的故事和现在的自我,缅怀街道的百年和如今的你我。

大概真是走累了,又大抵是禁不住美食诱惑,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景象,听着四周此起彼伏的吆喝,这是富含了各种口味的宽窄巷子。香糯甜嫩的三大炮、麻辣不燥的兔头、爽口生津的冰粉、奶香浓郁的酸奶、皮薄馅嫩的抄手、不粘不腻的汤圆,太多太多你想的到、想不到的美食,就这样活生生的在你眼前,又怎么可能自律。

慢生活从成都开始,吃生活在宽窄巷子延续。

如果说宽窄巷子是闲适的漫步,那么到武侯祠便能感受三国时期的庄严肃穆和诸葛亮的忠肝义胆,这里饱含着历史的凝重与沧桑。

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叫做武侯祠。武侯祠是三国圣地,也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

上一次来是冬日,园林里依旧绿意盎然,这一次只在周围闲逛了下,即便是园外,也是惬意得让人为之驻足,映着红墙和跃跃而出的竹林拍下此次游览的留念。

一不小心就走到了锦里,锦上添花,里藏乾坤,锦里也。

锦里古时是织锦的作坊区,秦汉、三国时期成都织锦、售锦最著名的街巷,专营蜀锦的地方就叫锦里,又叫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后来更以锦里作为成都的代称,众多古装影视剧里提到的蜀锦,便也是指此地此物了。

如今锦里虽没了古代繁华商街的气息,却也不失今时热闹非凡的氛围。众所周知现在的历史名城里,都有这样的仿古街,只是真正在历史上有名的街市却寥寥无几,锦里便是这不可多得的之一,贵在其不是单纯的观光,是确有历史内涵和魅力所在。

整条古街以三国为主线,结合明清遗留和川西文化,将街市作为了古时的生活缩影,既有古朴的茶楼、客栈、酒楼、戏台,又有现代的酒吧、小吃、工艺品,洋溢着满满的市井喧嚣和精华。

逛了一天步行街,被蚊虫咬了一整天,开始我说成都蚊虫多,朋友还反驳,后来终于承认不是蚊多而是虫多,小小黑黑的威胁力巨大,落上便是一个大包,逛一天街,没把我热着,没把我撑着,反而是虫子把我咬无语了,回到住处又是冷水澡又是抹药涂醋,也就起到几分钟作用,但我特别费劲,为啥成都美女们都露着满屏的大白腿,莫非这虫子转换口味了?!

突然觉得住处的选择特别好,本来已经懒得出去吃饭,一想到近在咫尺的致民路,硬是爬起来出发了,中午吃的太美好,逛街又没闲住嘴,晚上特意选了不是大鱼大肉的马路边边(致民路店)。

幸好来的早,没怎么排队就进来了,店里的装修主打怀旧风格,大幅复古3D壁画、蓝色的小桌子小板凳,小卖部二八自行车,搪瓷碗藤编簸箕,充满童趣的用餐氛围将人一下子拉回到了儿时。

食材区域摆放整齐,拿着簸箕自助选择,荤素不限五毛一串的价格相当亲民,老式的铝锅煤气炉上,咕嘟咕嘟的冒着红汤和热气,整把的串串放进锅中,气氛一下子上升到回忆中。

除了各种鲜嫩的牛肉,还有软滑的脑花,各种素菜多种选择,更有店员已经烹饪完成的小碟菜系,两个人七七八八吃下来,说好只是随意吃吃,最后又成了扶墙出来,成都真是让我又爱又恨。

要说哪里最能体现成都人生活的安逸,十个成都人九个都会告诉你“去趟人民公园,你要的都有”,于是一大早,朋友把我拽起来带我去逛园子,场面相当于北京天坛,十足的成都生活风情广角哈哈如果说不同,大概就是公园里的茶馆了。

成都人民公园修建于1911年,是繁华市中心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风景园林历史公园,对于老少成都人来讲,这里大概是从小玩到大的活动中心了。人民公园中心还有个纪念当年川军辛亥革命保路运动修建的辛亥广场。

而人民公园里最著名的便是鹤鸣茶园,已有近百年历史的鹤鸣茶社是成都最古老的茶馆之一,喝着盖碗茶,摆着龙门阵,卖豆花的小贩、掏耳朵的师傅穿梭其间,成都人如此安逸,悠闲的生活让你不禁感慨。

只是被虫子咬怕的我,匆忙拍了几张照后就回住处吹空调了,我不想告诉你们真正原因不是虫子,而是我想吃那个住处附近的鱼夫鱼仔(致民路店)……果然全世界最有诱惑力非美食莫属。

走进鱼夫鱼仔怀旧却丝毫没有土气的装修风格,蓑衣斗笠、渔网木桌,还有一坛坛的泡菜,房檐上更是挂满了玉米、辣椒。火锅+鹅卵石+鱼,这个奇妙的组合就是,在锅里铺上滚烫的鹅卵石,在店员一声“石来运转”声中把切好的鲜鱼片倒进锅内,伴随着“滋滋”声,静待美味出锅。

锅底醉辣的是古法酸菜锅,其次是经典红锅,还有适合不吃辣的柠檬仔姜锅,鱼的选择大致是花鲢、三角峰、江团等,据说一锅鱼的分量约是三斤内,因为太大会影响口感,妥妥的良心商家呀。

转盘式的摆放台上放满了各种小菜,又点了桔子蒸包、紫米糍粑、凉拌鲫鱼,最后还有素菜压轴,又是一餐饱到怀疑人生的美食呀。

早上放弃的茶,下午来补上,正好起到消食作用,随意找了个室内茶馆,虽然养颜茶和成都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样子还是要摆一摆的,喝茶喝的是个心情对不对!发发呆、放放空、聊聊天,便也体验了成都人的慢生活。

在人们心中,安逸休闲一直是成都的标签,可谓“少不入蜀,老不出川”,当你融入了成都生活,就真的可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了。

说起红瓦寺街18号,或许不少人还有些陌生,但提到鸳鸯楼,大多数人会感慨“哦哦是那呀!”可见这里已经成了一块拍照圣地。

从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走进鸳鸯楼的院门,瞬间就像是回到了上个世纪,让人不由的回头确认是否进入了时光机,院里院外恍若隔世,但它就这么真实的存在着。

这座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居民楼,由紧邻的两座住宅构成,两楼之间设有两个交叉的“之”字楼梯,因此被人称为“鸳鸯楼”。老旧的外墙、红色的木窗、窄小的过道、生锈的衣架、杂乱的摆放、满地的垃圾……让这栋“鸳鸯楼”极具年代感。

可能是嗅到了商机,更有工作室直接开到了这里,将这个现代都市中的“旧时空”充分的利用,一面是现代城市的繁华时尚,一面是旧时老房的萧条破旧。对于拍照的人来说,这里是老成都的模样,是老香港的景象,是每一张美图的意境所在,我们只是默默拍了几分钟便离开了,我不想去打扰那里的居民,毕竟如果是我家门前天天人来人往的拍摄,我会非常非常的反感,也希望去那里拍照的人们尽量轻声细语吧。

从鸳鸯楼走出,本想喝个珍珠奶茶,没想到走进了四川大学,穿过体育场,顺便感受了下学府气息,不在大学好多年,人生中最想回到的可能还是大学生活吧,毕竟那是高考后工作前唯一无压力且自由的短暂放松。

晚餐去了得劲儿焖烤肉串(橡树林店),主要是吃了几天的成都美味,有点儿想念撸串儿了,这家只有晚上开店的烧烤店,位于橡树林东路23负一楼橡果里美食广场里。

整个餐厅的风格并不是传统的烧烤屋,门口摆放着几个可爱的陶瓷罐,美味就来自于这里,焖烤不像碳烤那么多烟火气,无油无烟的做法健康又美味。桌上专门摆放了得劲儿吃法的说明,按照说明分别沾各种秘制调料,绝对的好吃,尤其是梅子酱超级符合我的口味。

泡椒凤爪:透明玻璃瓶装的凤爪,美味又不失颜值。

黑胡椒牛腹条串:软嫩易嚼,量大味足。

泰国虎虾:外壳椒香酥脆,里面的肉质却Q劲十足。

得劲儿烤馒头片:火候适中,炼乳甜得恰到好处。

法式羊排:外焦里嫩,服务员会帮忙剪开。

鸡中翅:腌制后的焖烤,恰后保留了原有的温润口感。

成都真的是适合赖床、回笼觉的地界,每天虽然只是吃吃喝喝,却困劲儿十足,完全契合了惬意闲适的城市主题。

早上除了人民公园让我有了偶尔的拍照动力,就再也没有11点前起过床,我把原因归结为无数次的到来,已经没有了赶行程的动力,来到悠闲的城市就要舒适的度过。

东郊记忆虽然没有宽窄巷子和锦里出名,但却是成都新进的网红打卡地,它很像北京的798,对于这种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颇受年轻人的喜爱。东郊记忆的前身是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建后发展成了集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多元化的艺术园区,正是这样的园区成为了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不定时举办的漫展、音乐演出、艺术展,让这里始终保持着高人气。

经过改造的工厂老物件,多了一些文艺的复古感觉,比如火车、战斗机、机械、厂房,大可以在这里慢慢寻找,总有一些适合你的拍照场景,也可以找个小酒吧或者咖啡馆安静地度过。我还在这里的便利店买到了大白兔雪糕,幸福感爆棚,可见吃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下午想逛太古里,便特意在这附近找了家餐厅解决中饭,一眼便被集渔·泰式火锅(太古里店)的颜值吸引住了。对于我这种在马泰旅居多年的物种,挑战泰式火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结果是高颜值环境、高鲜美原材、高质量服务,让吃饭真正成为了一种享受,尤其是到店任意客人都可以享受的专属服务,简直是留住了每一位吃客的心。绿植,楼梯、白灰色系,格子、灯饰等典型的ins风元素,更让火锅吃出了清新感。

海鲜都是空运新鲜的,六种秘制酱料的多选择搭配,还有无限量的甜点区,服务员从涮到剥的服务,真的是只负责吃就好。

招牌冬阴功火锅:秘制的冬阴功底料包,加上一颗新鲜椰子的椰汁,现开现倒,溢出满满的椰子味。

海鲜拼盘:海鲜拼盘包含鲍鱼、扇贝、蟹肉、肉片等。

涮鲜虾:虾用竹签串起,活蹦乱跳的下锅,服务员会帮忙剥虾,剥离的虾壳完整得像一道菜。

竹荪虾滑:竹荪里面裹着虾滑,没有任何淀粉添加得百分百的虾肉制作。

网红椰子碗:椰子壳做成的椰子碗,西柚、火龙果、芒果,椰肉加上酸奶,刚刚好解腻,颜值绝对经得起买家秀和卖家秀的考验。

椰子冻:搭配芒果和QQ小丸子,浓郁又弹劲十足。

咖喱虾:负责任的说使用的咖喱秒杀泰国本土。

芒果糯米饭:味道纯正到想哭。

太古里是成都年轻人的时尚聚集地,和北京一样,这里除了可以看到青春靓丽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还有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开放的街区、玲珑的潮牌、摩登的时尚、琳琅的品牌,在这座汇集了历史风貌的城市,交融着如此的现代风尚,真不知是买买买的幸或不幸哈哈哈。

原以为这次成都又是诗一般的旅行,结果成就了两枚吃货的壮举,真是一路吃一路睡,好像逛的环节被美味缩减到最低,一面抱怨这趟至少长了20斤的旅行,一面回味着这些天的吃吃喝喝,再见,回味无穷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