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莎奶奶的花园(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
推荐文章
如果有人问,你心目中最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你是不是会夺口而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而在遥远的美国佛蒙特州,如果塔莎·杜朵奶奶还在,她会说:我有一座花园,鸡犬相闻,春暖花开。
塔莎·杜朵是绘本作家、著名插画家,获得过凯迪克大奖和女王终身成就奖。被日本媒体评为“最受憧憬的女性人物第一名”。
塔莎奶奶的花园(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
2008年6月18日,一生侍花弄草的塔莎奶奶在满溢花香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她留下了一个优雅的身影,还有活色生香的人生传奇。“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柴叔带你走近塔莎·杜朵奶奶,读懂她为浪漫理想奋斗的一生。
心怀浪漫
1915年,在波士顿一个上流家庭,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她就是塔莎·杜朵。
塔莎·杜朵的父亲是一名游艇和飞机设计师,母亲则是一位出名的肖像画家。塔莎一方面继承了父亲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又遗传了母亲的艺术天赋。
塔莎小的时候,父亲喜欢读故事和诗歌给她听,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滋养着塔莎的情趣和审美,也奠定她艺术创作的良好基础。
塔莎的家里,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爱默生和梭罗会时不时来家里喝下午茶;富勒来了就和塔莎父亲研究设计汽车;爱因斯坦来了,会和父亲在墙上算数;还有马克·吐温……虽然出身富贵,塔莎却从小就不喜欢上流社会的迎来送往,斛光交错,她骨子里更向往浪漫的大自然和纯朴的乡下田园。
有一年生日,父母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塔莎毫不犹豫说:我想要一头牛。父母瞬间傻眼了。
塔莎9岁时父母离婚了,塔莎没有跟着父母,她被寄养在乡下的“葛温阿姨”家,却没料到每天过得非常开心:她在乡下疯玩,和邻居女孩爬树、摘果子;给牲畜挤奶,一到农场就干得热火朝天;闲下来看看书……她和姑娘们组成“女团”,像一群在乡间快乐翱翔的鸟儿,无拘无束,自由畅快。
塔莎发现自己骨子里有一股“野”性,她就喜欢这样过日子!当心里隐藏的梦被开启时,她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15岁时,塔莎自作主张从波士顿工艺美术学院退学,开始养鸡、养牛,一个人自给自足。心灵手巧的她自制饼干和面包,拿到集市去卖,然后用赚来的钱购置复古漂亮的服饰。
虽然忙碌,但塔莎甘之若饴,只要闲下来,她就拿起画笔,给书本配插画,沉浸于创作之中。23岁那年,塔莎结婚了,丈夫是艺术家托马斯雷滕麦克瑞,婚后两人住在一个老旧的农场,开始了男耕女织的生活。
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就着手改造;塔莎挤牛奶烤面包,自己缝制衣服,忙碌又充实,她享受着“一边熬着果酱,一边阅读莎士比亚”的自在浪漫。
一手生活,一手浪漫,她两手都抓得硬实。
诗画田园
30岁时,塔莎成为四个孩子的母亲,他们移居到新罕布什尔州的乡村。
当一个热爱田园的画家当了母亲,那将会是怎么样的场景?塔莎把四个孩子,放养在广阔的大自然里。
当塔莎在放杂物的起居室照料小的孩子时,大的孩子们就在鲜花环绕的花园里快乐地玩游戏。同时,一起嬉戏玩耍的,还有很多其他可爱的小动物。
塔莎美滋滋地看着,享受着儿女成群,游戏玩闹。她创作时就把她的花园,她的孩子们放到了画里。她的作品,自然清新中充满了美好和和谐;画里的孩子,充满了活力和野性。
而更让人羡慕的,是那无人能模仿的率性自在和她笔下的一派纯净与天真。
晚上,当孩子们要入睡了,塔莎无论多忙都一定会念书给孩子们听,当孩子们在母亲温柔的诵读声中渐渐入睡,那是多么美妙与温馨的夜晚!
塔莎喜欢朗读,她读书时会大声地念出来。朗诵,这个好习惯好传统还是塔莎父亲留下来的,这个也成了塔莎的一个“好家风”。她喜欢在大型节日或者重要聚会上,大声朗读。
这样有仪式感的文化传承,也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孩子们。
在这种原始自然的环境里,塔莎的孩子们快乐地长大。
而这时候的塔莎,在孩子面前是无所不能的温柔母亲;在外面的世界,她已是身价不菲的名画家。
她23岁时就出版插画作品《南瓜月光》,推出后引起了轰动。这个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天才主妇塔莎·杜朵,用作品向世界证明她的才华和实力。
主妇塔莎横空出世,成为这个世界上一道美妙的风景。她的生活愿景,她的才华,都让人们津津乐道。
在浪漫的田园生活中,塔莎忘我而作,独自编织着美丽的梦。她把生活过成诗,过成画,再把心中的画画在纸上,然后出版。
她独特的才华与风格征服了世界,《纽约时报》称赞她的画温柔细腻:“像早春的夜晚一样脆弱”。
42岁,塔莎以“1isone”获得美国最权威的凯迪克大奖,扬名世界。儿女成群,家庭幸福,事业爆红,塔莎可谓春风得意。
但遗憾的是,丈夫不喜欢她的生活模式,跟她离婚了。勇敢的塔莎果断离开了他,卖掉了新罕布什尔州的农场,独自带着四个孩子,沿着梦想的足迹继续前行。
弄花香满衣
享受田园生活的塔莎,精心培育把孩子们一个个养大成人。在57岁时,她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她用版税在佛蒙特州买下一片近10平方公里的荒地,在大儿子的帮助下,亲自把它建成美梦家园。
塔莎总固执地认为,她是19世纪30年代的人转世而来的,如果不,她为什么那么热衷古代的工艺品和纺织品,那么喜欢毫无现代文明渗透的自然乡村?
塔莎一耕一锄开始构建自己心中的蓝图,建起惬意舒适的庭院、十九世纪风格的农家和谷仓;设计乡下小屋,不通水电,只点蜡烛和油灯;用鲜花装饰谷仓,做巨大的娃娃屋;在树林里建花园、开菜地、挖池塘、种果林……
塔莎着手为自己打造出“美妙的宫殿”,她说:“像一只花栗鼠的窝”。
在这里她过上了她深深迷恋的没有机器文明的十九世纪的复古生活。
塔莎喜欢用老式的风灶烤面包,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块肥皂、一支蜡烛、一把油灯;自己动手织布,并用树皮和鲜花染色。
每天她都很忙碌,几乎没有休息,但是乐此不疲,这些操劳于她,就是生活最大的快乐。
塔莎曾说过,死后希望直接回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她的心,似乎一直停留在那个年代,向往着著名哲学家梭罗描述的那种宁静与自足。
有一次记者来访,塔莎打赌她一定可以在5分钟内找到一株四叶的三叶草。结果,塔莎在4分钟内就找到了一棵五叶的三叶草。她说她的的房子里一直保留着一株七叶的三叶草。
塔莎的心目中,所有植物都是她的好朋友:三色堇、蔷薇是女的;杂草、黄杨树和蓟是男的。
她心里始终有他们,只要在家里坐一会,她就立刻想:“啊!它现在很想喝水呢!”然后就站起来到院子里去为花草浇水。
塔莎养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最多时,她养了14只柯基犬。她把矮脚鸡叫做“哈莫尼”,给毛地黄取名“狐狸的手套”,把心爱的柯基犬唤作“欧文”,而山羊是“姑娘们”……
冬天的清晨,走在雪地里,看到鸟儿的足迹,她最是惊喜,她说那是精致的蕾丝花边;每当挤完牛奶,她回到屋里,喜欢抱心爱的柯基犬,感受它身上的融融的暖意……
沉浸在自己的伊甸园里的塔莎,是一个温柔而多情的人。但是,塔莎是强大的,为了在山坡上种水仙,她自己把1000株水仙一束束背上山;冬天,她用独轮车趟过一英尺深的积雪,把杜鹃花运过去。
塔莎身手敏捷,她玩枪,会开步枪,她说,“要把豺狼挡在门外”,她勇敢地保卫着自己的庄园。花园里四季繁花似锦,一花一草,一点一滴,无不是塔莎日夜辛劳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
一边风花雪月,一边赚钱养家。塔莎用才华与智慧,画出了无数经典作品,赚钱撑起生活和梦想。她说,“我需要钱买更多的球茎。”
塔莎的孩子说,母亲并非单纯只是一位隐士,为了生活,她会化身为一位精明的商人,活跃在出版商之间。
她接受采访,经常跟出版商打交道,会积极拓展渠道:“做了很多努力去推销自己。”
塔莎·杜朵一生著作等身,她一共出版了近一百本童书绘本,两次获得凯迪克奖。高龄时依然灵感丰富,87岁出版全新绘本“CorgovolleFair”、89岁完成《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系列。
她一生都在燃烧自我,发光发热;一生追梦,爱自由。
我们心目中的塔莎·杜朵奶奶,优雅美丽,穿着复古长裙、戴着美丽的头巾,赤着双脚走在花园里。
每当访客来时,她高兴地到园子里采洋李、莓果,用围裙兜豆子,到鸡舍拿几个鸡蛋,做出美味的料理招待客人;
黄昏时,塔莎·杜朵奶奶会在阳台的摇椅上轻轻摇着,一边喝着自做的甘菊茶,一边倾听鸟儿清亮的鸣唱;
安静时,她拿起画笔细细描摩,画下蔷薇、郁金香、山茶花的盛开,画下小狗的顽皮、睡莲的惊艳……
我们看到塔莎?杜朵奶奶,优雅、浪漫、美好。
我们也从塔莎?杜朵奶奶平静的笑容、追梦时留下的深邃足印中,读懂她的坚强和勇敢。
她年轻心怀梦想,勇敢追梦;永远辛勤工作,更追求生活的乐趣;一生活得漂亮,以优雅的方式老去。
塔莎奶奶一生田园一生梦,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把生活和梦想练成诗,请入画。
她把自己活成一幅画,画里,她的灵魂都散发着香气。
塔莎奶奶的眼里,总有一束光。她说,“如果说我拥有什么人生哲学的话,梭罗的这几句话,应该最能代表我的想法:带着自信朝着梦想前进,只要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总有一天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以此,共勉。
.END.
【文|云淡风轻】
【编辑|丹尼尔李】
【排版|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你大爷就是你大爷,鲁迅还是这么猛,不服不行
鲁迅孙子周令飞突然火了,相貌酷似爷爷,他却说:我不会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