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葛根能降糖吗(葛根能降糖吗百度百科)

葛根能降糖吗(葛根能降糖吗百度百科)

时间:

葛根能降糖吗(葛根能降糖吗百度百科)(图1)

Genomics,ProteomicsandBioinformatics——[7.051]

①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GQD及其组分小檗碱有着相当的降血糖作用,并均可使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至与正常大鼠相似;②GQD及小檗碱处理均可导致粪杆菌属、罗斯氏菌属等丁酸盐产生菌的富集,并增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水平;③GQD及小檗碱可相似地调控回肠基因的表达,下调免疫应答相关基因,上调脂代谢相关基因;④另外,GQD及小檗碱均可降低血清中的促炎细胞因子浓度,并减少胰岛中的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以缓解系统性及局部炎症。

葛根能降糖吗(葛根能降糖吗百度百科)

【主编评语】

葛根芩连汤(GQD)是一种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中药配方。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王军团队、广安门医院的仝小林院士和赵林华与团队,在Genomics,ProteomicsandBioinformatic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GQD可通过其关键组分——小檗碱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富集丁酸盐产生菌,调控回肠基因表达,并降低全身及胰岛的炎症因子表达,从而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szx)

【原文信息】

AntidiabeticEffectsofGegenQinlianDecoctionviatheGutMicrobiotaAreAttributabletoItsKeyIngredientBerberine

2020-12-21,doi:10.1016/j.gpb.2019.09.007

BiomedicineandPharmacotherapy——[4.545]

①在知母提取物(AAE)中检测到8种黄酮和30种皂苷化合物,给糖尿病大鼠口服补充AAE可改善血糖、脂质谱和炎症;②AAE中一系列甾体皂苷和黄酮的原型及代谢产物,在肠道中的水平比血中高1-3个数量级;③未吸收的AAE成分可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富集了包括Blautia等在内的有益菌,提高SCFA水平,并减少了克雷伯菌属等潜在有害菌;④AAE吸收入血的成分通过上调peroxiredoxin4的表达,促进胰腺细胞再生及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

【主编评语】

知母是中医临床常用的降糖药味之一,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显著降糖活性,但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这一中药普遍存在的学术问题。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的马百平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余利岩团队、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徐平团队、大连理工大学董悦生团队近期在Biomedicine&Pharmacotherapy上发表合作文章,揭示了知母降糖的多重机制和靶点,包括改善肠道菌群和恢复胰腺功能等,同时也提供了一个阐述低生物利用度中药作用的多机制、多靶点的新策略。(@mildbreeze)

【原文信息】

Anemarrhenaasphodeloidesmodulatesgutmicrobiotaandrestorespancreaticfunctionindiabeticrats

2020-11-29,doi:10.1016/j.biopha.2020.110954

CellHostandMicrobe——[15.923]

①迟缓爱德华氏菌(E.tarda)激活了斑马鱼肠内分泌细胞(EEC)的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1(Trpa1)表达;②TRPA1信号的激活直接刺激肠道运动,促进宿主对E.tarda的清除,维持肠道微生物稳态;③激活的TRPA1信号不直接激活肠平滑肌,而是通过5-羟色胺(5-HT)激活肠胆碱能神经元并促进肠蠕动;④TRPA1信号也激活了肠中的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⑤E.tarda分泌的色氨酸代谢产物也可激活小鼠和人TRPA1途径,从而调节肠道蠕动和肠-脑轴。

【主编评语】

肠上皮利用上皮感觉肠内分泌细胞(EEC)感知营养和微生物刺激。脊椎动物的肠道受肠内神经系统(ENS)和来自自主神经的外源性神经元的支配,但肠道微生物刺激是否以及如何通过EEC调节ENS或迷走神经感觉活动尚不清楚。发表在CellHostandMicrob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保守的TRPA1途径,通过这个途径,EEC可以调节肠道和迷走神经通路以响应微生物信号,或可用来治疗肠道菌群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EADGBE)

【原文信息】

Enteroendocrinecellssensebacterialtryptophancatabolitestoactivateentericandvagalneuronalpathways

2020-12-21,doi:10.1016/j.chom.2020.11.011

MolecularMetabolism——[6.448]

①向上小肠(USI)或回肠灌注营养素(油酸或葡萄糖),可增加健康大鼠的糖耐受,但对高脂喂养(HF)的大鼠无效;②给HF大鼠移植健康大鼠的USI菌群,能恢复其营养素感应,降低USI和回肠内的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进而抑制FXR;③抑制USI或回肠的FXR,能增强HF大鼠的营养素感应,改善糖耐受;④而USI(而非回肠)中的胆盐水解酶,会激活FXR,破坏USI和回肠中的营养素感应;⑤小肠菌群可能通过TCDCA-FXR轴调节局部营养素感应和糖耐受。

【主编评语】

研究对大鼠进行营养素(比如油酸、葡萄糖)注射,测定上小肠和回肠部位葡萄糖的耐受度;并通过菌群移植的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对局部营养素感应葡萄糖调控途径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TCDCA-FXR轴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必要作用。(@兵兵)

【原文信息】

Smallintestinaltaurochenodeoxycholicacid-FXRaxisalterslocalnutrientsensingglucoregulatorypathwaysinrats

2020-11-29,doi:10.1016/j.molmet.2020.101132

BiologicalPsychiatry——[12.095]

①收集ASD儿童及健康儿童的共231份血浆样本和97份粪便样本,对血浆及粪便代谢组进行对比分析;②ASD儿童与健康儿童的氨基酸、脂质、异生物质、辅因子/维生素代谢通路有所差异;③ASD儿童存在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类固醇激素水平升高、脂质谱变化及酚类代谢物水平改变;④脂质、异生物质及氨基酸代谢通路与ASD的临床行为评分相关;⑤将ASD儿童的粪菌移植给小鼠,可导致小鼠的代谢特征发生相应变化。

【主编评语】

Biological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比分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血浆及粪便代谢组差异,并发现特定代谢产物的变化与ASD临床行为评分密切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特定代谢产物或可作为ASD的生物标志物。(@szx)

【原文信息】

PlasmaandFecalMetaboliteProfilesinAutismSpectrumDisorder

2020-10-09,doi:10.1016/j.biopsych.2020.09.025

Hypertension——[7.713]

①纳入未使用降压药的1082名成年人,分析其中1003人的肠道菌群及434人的血浆代谢组;②调整饮食、体育锻炼、吸烟、肾功能等因素后,整体菌群群落因血压变化而不同;③1104个代谢物中,分别有34及39个代谢物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包括亚油酸、棕榈酸、二氢亚麻酸、8种鞘磷脂,4种酰基肉碱和2种磷脂酰肌醇;④功能分析显示,长链饱和酰肉碱、磷脂酰肌醇和鞘磷脂代谢通路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相关。

【主编评语】

Hypertension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000名中国成年人的肠道菌群、血浆代谢产物及血压进行分析,发现了菌群及特定代谢产物(如脂质)在收缩压及舒张压中的潜在调控作用。(@szx)

【原文信息】

GutMicrobiotaandHostPlasmaMetabolitesinAssociationwithBloodPressureinChineseAdults

2020-12-21,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0.16154

Rheumatology——[5.606]

①纳入116名CWP患者(通过标准筛查问卷评估确认)及1623名对照,对粪便菌群进行对比分析;②CWP患者的粪便菌群α-多样性显著低于对照,且Coprococcuscomes的丰度显著降低;③GWAS分析显示,TRAM1L1基因附近的特定位点(rs76957229)与Coprococcuscomes的丰度相关;④基于GWAS分析结果进行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发现,Coprococcuscomes在CWP的发展中并未起到因果性作用。

【主编评语】

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CWP)是纤维肌痛的典型特征之一,可能与肠道菌群的变化相关。来自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CWP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且菌群中的Coprococcuscomes丰度降低。但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显示,Coprococcuscomes与CWP发展并无因果关联。(@szx)

【原文信息】

Anassociationbetweenchronicwidespreadpainandthegutmicrobiome

2020-12-17,doi:10.1093/rheumatology/keaa847

mBio——[6.784]

①AkkermansiamuciniphilaMucT菌株可利用多种钴胺酰胺底物进行生长,且对它们无底物选择性;②在该菌株的钴胺酰胺利用基因座中鉴定了Amuc_1679编码的氧敏感型重塑酶CbiR,负责将钴胺酰胺转化为假钴胺素(pCbl);③体外酶学性质测定表明,CbiR可水解多种钴胺酰胺底物;④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biR,可扩展其钴胺酰胺的底物利用谱;⑤在多种细菌中发现了CbiR同源蛋白的编码基因,并多位于钴胺酰胺合成相关基因附近。

【主编评语】

Akkermansiamuciniphila(Akk菌)是人体肠道中一种有益菌,可以利用肠道黏蛋白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但其大多数其他代谢功能尚未被研究。发表在mBio上的一项研究,从Akk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钴胺素重塑酶CbiR,介导了其对多种钴胺酰胺类化合物的利用,并在多种细菌中发现了CbiR的同源物,表明钴胺酰胺重塑比以前认为的更加广泛。(@EADGBE)

【原文信息】

IdentificationofaNovelCobamideRemodelingEnzymeintheBeneficialHumanGutBacteriumAkkermansiamuciniphila

2020-12-08,doi:10.1128/mBio.02507-20

NatureMetabolism——[N/A]

①建立组织特异性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敲除(KO)的小鼠模型;②Pdgfra+细胞系中的TERTKO导致皮下脂肪组织(SAT)中脂肪细胞肥大、炎症和纤维化,而Pdgfrb+细胞系中的TERTKO导致SAT和内脏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都肥大;③两种KO模型均观察到系统性胰岛素抵抗,而高脂饮食加重了胰岛素抵抗;④而且人体活检的分析表明SAT端粒缩短与减肥手术后的代谢性疾病进展相关;⑤过度营养可促进脂肪祖细胞衰老,并与衰老、肥胖和糖尿病相关。

【主编评语】

已有研究表明,代谢性疾病可能和细胞衰老相关,然而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Nature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揭示,营养过剩可导致干细胞过度分化与端粒磨损,易诱发脂肪细胞的过度衰老,并在那些有代谢紊乱史且对肥胖治疗有抵抗的患者中观察到更短的端粒,该研究近一步建立并证实了衰老、肥胖、端粒长度与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Vera)

【原文信息】

Age-associatedtelomereattritioninadipocyteprogenitorspredisposestometabolicdisease

2020-12-14,doi:10.1038/s42255-020-00320-4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szx,mildbreeze,陈国忠,兵兵,Kelsey,陈彬林,EADGBE,吴芹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2-29|13.5分综述详解:性激素如何塑菌群调免疫?

12-28|房静远等GUT突破:具核梭杆菌增加糖酵解以促肠癌

12-27|调节菌群真能抗衰老?8分综述全面阐述

12-26|9文一览:益生菌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12-25|3篇高分综述:剖析肠道菌群在肝病中的关键作用

12-24|赵立平携女回顾2020:菌群走向因果,回归培养!

12-23|如何加强新冠与微生物组研究?国际专家发出4大倡议

12-22|年度回顾:肠屏障与IBD的4大研究

12-21|不速之客!金橙橙等纵论不同癌症里的微生物

12-20|NatureOutlook小专题:4文聚焦可持续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