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产地是哪里最好(沃柑产地在哪里)
推荐文章
柑橘上市正当旺季,下雨走了一下南宁郊区,沃柑据说现在大果收购价有3块钱,估计都是运到了经济比较好的地方。中小果价格就低很多。
沃柑产地是哪里最好(沃柑产地在哪里)
目前在南宁市场上很少看到所谓的大果,基本上是中小果,次果,所以价格10元三斤,五斤都很正常。
沃柑种植大部分在广西南部地区,桂北桂西北有,但是规模不大,所以沃柑竞争要小不少。
砂糖桔估计太多了,桂北桂南都有大量种植,比较便宜,现在涨点价了。据果农说昨天在1.7,1.8元每斤左右,比起前一段时间好了不少。
其实我国冬季鲜果产地也就华南东南西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南部部分地区,海南,云南,台湾岛,北方地区鲜果很少,所谓的大棚,草莓产量尚可,其他的量根本跟不上。
几个省份供应全国近30个左右的省区,其实这些地区产量供应全国市场算起来都不算太多啊,广东消费体量大,自身都难以满足。尤其北方秋冬初春比较干燥,吃点鲜果利于肠胃健康。
现在问题是销售渠道,运输渠道,农民产销等各方面都需要改善。销售方面层层翻倍,在网上看了下,沃柑在北方能卖到6元以上,但是打折能降到很低。这说明,每一层空间太大了,都想赚得多。
可是最底层的农民却没有选择权,经常寒潮刮风下雨,熟透了的果容易掉落,又怕砸在手上,现在农药化肥摘果样样涨价,成为最辛苦,赚的最少的。
运输方面,前段时间看新闻据说国家要加快建设冷链供应系统,这是很有必要的,不管对南方的新鲜蔬菜水果北运,还是北方的肉类蔬菜南运,意义重大。
看过一篇新闻,欧美很多国家的冷链运输很发达,从田间地头到市场运输速度很快,无疑提高了铺货能力。
甚至很多农场主,地区协会对接商超,直接往商超的地区物流中心走,由它们分配给自己的各社区商超,就直接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减少很多其中的费用,农民利润可观,顾客购买也新鲜实惠。
现在很多农民都是基层单体,种植规模几亩,十几亩,多的承包几十亩,几百亩,逐个跟收购商商谈,用时比较长,就是隔壁卖多少钱都不知道很正常。可能村头卖了2块,村尾的卖了2.5元都不知道,这在农村很常见。
收购商需要到处采购,装车要各村去拢,回去还要洗果,再次挑选,增加了物流时间。时间就是成本啊。
看到很多拉沃柑,砂糖桔的车这块地头拉一批,那个村的地头拉一批,兜兜转转,耗费很多时间。经常刷短视频,有些在国外的拍友拍的欧美发达国家采摘,一次就是一大片,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人家全程机械化,可是规模化也是可以借鉴的。
国内有些地区重新搞的农村集体经营,或者协会这些也可以借鉴,即使上述在一些地区不适合,农村群体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这视乎目前也是比较欠缺的。就出现了你卖了2.5,它的更好也许只卖了2块,就是信息交流不畅所致。
农民信息交流不畅还导致年份内盲目种植,就像现在的姜收购价很低,实在太多了,市场消化不了。在2021年初价格很贵,有了“姜你军”的网络用词,很多农民高价买姜种大量种植,如今亏损不少。
如果农业部门学习美国这一块,增加农产品种植规模预测,指导农民种植,能减少很多损失,对提高农民用处很大。还有现在的沃柑砂糖桔,早几年地头价都是3元,5元,很多人赚了钱,大量跟风盲目种植,如今对农民积极性影响也很大。
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运输目前在学习一些欧美的先进经验,加快运输速度,减少中间成本,这方面是很好的,如果增快了,对农民的收益提高显而易见。这应该是农民,收购商,中间商,终端销售共同与时俱进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