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茶藨子(茶藨子属)

茶藨子(茶藨子属)

时间:

茶藨子(茶藨子属)(图1)

茶藨子

其实,黑加仑就是我国所称“茶藨子”的一种。藨,读作[pāo],与“泡”同音,意思是“一种莓”。每年夏季到秋初,村野山林的低矮灌丛里,长出珍珠大小、圆灯笼状的野浆果,可能是红色、暗紫红色、紫褐色,甚至黑色,酸酸甜甜,形色都颇为诱人,这些就是茶藨子。

茶藨子(茶藨子属)

茶藨子品种多达160多种,在欧美各国寒冷地区,一些适宜食用的品种被作为“醋栗”广为人工栽培,产出的果子可供生食或制果酱、果汁及罐头水果,早已形成成熟产业。如英国醋栗、美洲醋栗等,黑加仑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国,已记录有大约45种茶藨子分布,一入夏就能在各地乡野山林看见其身影,它们多以野果状态生存,常常成为孩子们好奇或解馋的对象。

而不是果期时,则很难将茶藨子与周边杂草、灌木区分开。尽管品种众多,但茶藨子的枝干、茎叶看上去很相似,都没有突出的特殊之处。

茶藨子属

在网易新闻上看到这么一则消息:南京发现冰川纪残存植物,果实可成高级补品(网易2015年11月12日转载《新快报》)。出于好奇,仔细阅读,又去度娘脑补了一下,于是嫣然一笑——文中所提“因稀有及药用价值巨大,堪称植物大熊猫”的茶藨子,不就是咱大东北灯笼果一类的灌木浆果吗?

茶藨(biāo)子科也叫醋栗科(Ribesiaceae),只有一属——醋栗属(Ribesa),或叫茶藨子属,大约有150种,可明显区分为茶藨子与醋栗两类(枝上带不带刺)。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和南美西部温带地区。中国约45种,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常被叫做灯笼果。

东北人熟悉的灯笼果和黑加仑都是茶藨子植物的果实。那则新闻中提到:茶藨子种子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V-亚麻酸,具有软化血管,防治血栓形成,降血压、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此外,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及果胶酸,十分有潜力成为高级补品……在一段翻译自俄文的资料上说:茶藨子对一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帮助。它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性——滋补身体。吃完这种食品之后心情会马上变好,食欲大增。睡意和疲劳感顿时消失。这种浆果如果是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女孩(比如吸烟的女孩,尼古丁会把维他命C从人体中带走,姑娘们身体很变得很脆弱,很容易生病)吃的话会更有益。茶藨子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这可以增强身体机能,帮助女性摆脱消沉情绪。皮肤会变得光滑细嫩。头发会变得坚韧漂亮。防止各种皮疹。维他命E和D可以抗氧化,防止早期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过程——如此高级的补品竟然一直被咱们东北人暴殄天物般对待着!

茶藨子的功效与作用

刺梨可不是一种带刺的梨子,它只是长得很像梨子而已。刺梨的学名叫刺果茶藨子,它是虎耳草科茶藨子属的一个种,因为成熟了以后是金黄色的很像梨,而表面又长满了刺,所以在民间多叫它刺梨。

刺梨是一种低矮的落叶灌木植物,一般高不会超过1米,常生长在山坡、溪流边,也在路边、林下灌木丛中。

在过去,它就是很不起眼的一种野果,到了夏季的七八月份,漫山遍野都是这种野果。只有一些胆子大的小孩子,才敢去采摘它来吃。

毕竟它的表面长满了刺,而且植株上也有刺,要吃它就必须要小心翼翼,但依然还是会有被刺到的危险。而在近些年,贵州有些地方就规模种植刺梨了,它还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这是因为刺梨看起来虽然吓人,但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C的含量是桔子的2倍,苹果的13倍,梨的21倍,并且含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而市场发展潜力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