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生地黄的图片(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图片)

生地黄的图片(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图片)

时间:

生地黄的图片(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图片)(图1)

生地黄的图片

在一些中成药的配方中会提到熟地黄、生地黄这些药材的名字,其实这些都属于地黄,只是成熟程度不同而已。很多人会将地黄当成盆栽养殖,深绿色的叶片宽宽的,紫色的小花簇拥在一起,十分雅致。但是它的名字总是让人听了不舒服,其实这完全是根据它在地里面的形态而起的名字。它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土里面的块茎,就是一块黄色的东西,所以才叫地黄。

生地黄的图片(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图片)

地黄有着很强的药用价值,因此会被大量地栽植,但其实野外也能找到不少野生的,而且药效会更好。有时候去山坡上就能找到一大片,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挖一棵带回家养,那该如何养呢?

一般想要在野外找到地黄,可以根据它喜欢的环境去找,这样几率会更大一些,通常有沙壤土的地方能找到地黄的概率会大一点。所以大家在家里养护的时候也最好使用透气性好的沙土,这样对根部的生长很有好处。如果是粘性较大的土,那很容易就会让根部闷坏,从而出现腐烂,这样有价值的快根就得不到了。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图片

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黄一味,随人所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馎饦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尺许,头似壁宫,后不复患矣。昔有人患此病二年,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从其言,果得虫,置于竹节中,每所食皆饲之,因食地黄馎饦也与之,随即烂坏。由此得方。刘禹锡传信方亦记其事云:贞元十年通海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便吐一物,可方寸口,状如蛤蟆,无足目,似有口,遂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地黄“发明”。

地黄草本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介绍地黄这味中药时,讲述了《崔元亮海上方》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古代有这么个凄惨的主人公,不幸得了一种奇怪的心痛病,治了两年多一直没有效果,非常痛苦,最后病死。这人非常希望家人帮他找到病痛的原因,于是在自己临终之际告诉家人,等他病死后就剖开他的肚子看看。家人遵照他的遗言,剖开他的肚子果然找到了真相,原来在他的肚子里发现有条活虫。他的家人把这条活虫放在竹筒里面,每天用食物来喂养它。后来家人做馎饦(一种面食)时,面粉里无意加入了生地汁,活虫吃了这种馎饦,不久就腐烂而死,这个方子就样流传下来了。

中药生地黄的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农村的野生地黄,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它开花后的花朵非常特别,花朵里汁液很甜,很多农民把它称为“小鸡喝酒”,并且它的根部长得特像红薯。这种野生地黄主要是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它喜欢生长在马路边、墙角、荒废的山坡上。别看它不起眼,它的药用价值还是蛮高的。

在我们这边很多老百姓都会拿它作为药膳来食用,他们普遍的做法就是把鲜地黄切片去腌制,然后把它切成丝条状来凉拌吃,有时煮粥也作为配料,或者拿来泡酒、泡茶,都是非常受大家欢迎。在医书《中华本草》中记载:“地黄根部可当做中草药使用,而且又被分为三种,即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

鲜地黄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可治疗咽喉肿痛、舌红、红斑、出血等病症;生地黄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可以有效的缓解内热、呕吐、口渴、出血等症状;而在三者当中,要属熟地黄的性价比最高,也最受大家欢迎,熟地黄的主要功效可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