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怎么读(鸭跖草图片)
推荐文章
鸭跖草怎么读
前几天放了一波美照,就是这篇文章要介绍的植物——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拼音:yāzhícǎo)。
鸭跖草怎么读(鸭跖草图片)
鸭跖草是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鸭跖草属(Commelina)的一年生披散草本,是一种单子叶植物。
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等,其中种子植物又可分为两大类,即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本区别在于种子的胚中发育两片子叶还是一片子叶,发育两片子叶的称为双子叶植物,发育一片子叶的称为单子叶植物。
听起来比较抽象,做个对比再举个例子就明白了。双子叶植物大多为木本植物,茎干能不断加粗,直系根且发达,叶脉为网状脉,常见的苹果、葡萄、西瓜、草莓等都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大多为草本植物,茎干通常不能逐年增粗,根系基本上是须根,主根不发达,叶脉为平行脉,通常玉米、水稻、高粱、小麦等农作物都为单子叶植物,兰科是数量最大的单子叶植物。
鸭跖草图片
秋天到了,北京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晚与友人饭后在美术馆附近散步。东四那一带属于老城区,穿过幽暗的胡同,尽头一家古玩店灯火通明,我们走进去,店里很安静,古香古色的家具中间,偶有两三盆水培绿植。走近一看,竟然是鸭跖草!鸭跖草像鲜切花一样养在水瓶中,还是头一次见。
释名:野竹草与碧蝉花
鸭跖草(Commelinacommunis),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童年乡间常见的野草,那时没人知道它们叫什么。后来看图鉴才知其名,但这个名字也着实令人费解,“跖”[zhí]是脚掌的意思,可无论花还是叶都不似鸭掌。有一种解释说,鸭子喜欢吃它们的叶子,经常光顾,它们在泥土地上踩过的脚印,与鸭跖草的叶子有几分相似,都似竹叶。
鸭跖草的功效与作用
鸭跖草,古名鼻斫草,又有碧蝉花、蓝姑草、碧竹子等别名。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喜欢在潮湿的草地生长。
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鸭跖草的名字的由来,以及与鸭的故事?
相传楚国郢都有个哥们用刷墙的白色土粉涂抹在自己的鼻头上,涂的特别小,就跟苍蝇翅膀那么大,然后有个匠人就用斧头在他脸前面嗖嗖嗖一通砍,猛然一斧斩落,鼻子还在,那白粉给砍没了,这可比射中头顶上的苹果的危险系数要高多了。
而被砍的这位仁兄面不改色心不跳,真是让人佩服的勇士一枚。于是这个事立刻被传开了,宋国的君主宋元公那瘾更大,特地召来了挥舞斧头的匠人,说我也想要当勇者,你也来砍我的鼻头呗?抡斧子这位就说了:抡斧子没问题,但只有和那位楚人勇者配合才行,但如今那位勇者不在人世了,我的技艺也就无从施展。苏东坡将这个故事称为“郢人之鼻斫”,斫的意思就是用斧头砍,到了唐宋,大家见有一种野花,中间花瓣带一点白色,好似将鼻头抹上白粉的楚国人,因此称之为“鼻斫(zhuó)草”。但“斫”字后来又被讹传为“跖”,又因在吴越一带,两字发音相近,于是将错就错,这种野草也被叫做“鼻跖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