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花(雀梅花香不香)
推荐文章
雀梅花
南方的70后、80后们小时候去山里干活,雀梅花,在四月份清明节前后,应该吃过一种长得很像蓝莓的野果子,而它就是今天笔者要和大家科普的雀梅。
雀梅花(雀梅花香不香)
这是在四月份清明节前后成熟的一种野果,虽然个头不大,雀梅花,吃起来也是酸酸的,但是味道真不错,在小时候把它当饭吃也一点不夸张。雀梅的果实成熟了以后是紫色的,颜色越深就表示越甜,不然吃起来酸酸的。
当时常常是直接采摘了放在手掌里面,然后一起直接倒进嘴里吃,非常的过瘾。可是后来有十多年没见到了,如今又再一次见到,真的特别怀念。
雀梅也叫酸梅果、刺杨梅、碎米子、米碎木、酸酸梅等,因为是在清明节期间成熟,有些地方直接叫它清明果。它是梅属鼠李科的多年生常绿植物,但是植株却比较的矮小,并且在树干上还有一些细刺,枝叶比较的繁茂。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以前有些农民还把雀梅当成篱笆,栽种在院子、农田,水塘或者是果园四种,以此来防盗。
雀梅花香不香
午后闲来无事,捧着手机刷刷朋友圈,视线忽然被一朵小花吸引住了。雪白的五片花瓣围着墨绿的花心,其间还有几点黄色花蕊点缀着,好不清新淡雅。于是按图索骥,本就不是常见的花卉,折腾了一番才找到了答案。这朵小白花学名白花虎眼万年青,属百合科,难怪那细细的花蕊让人感觉似曾相识,原来是缩小版的百合花蕊,在花市中多被叫作天鹅绒,可我更钟爱它的另外一个名字——雀梅。急急找到了友人,下了单,开始等待雀梅的到来。
大约两三天,包裹就到了。仔细地拆开包装,几支绿色枝干顶着几簇可爱的花苞安静地躺着。照着指引,需将花枝插入水中补水几个钟头才能插瓶,原来平常从花店买来的鲜花都是这么处理过的。果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处处是学问。隔天,将补过水的雀梅一支支插入早已准备好的花瓶中,喝饱水后的雀梅晓得精神多了,每支雀梅的枝干都各成形态,有的笔直,有的水波似弯曲,有的干脆长成直角,雀梅花,不禁感叹,还是头一次见到长得如此任性的花啊。插好的雀梅虽都在同一花瓶中,每一支却都由着性子向自己的方向自由延伸,仿佛想要无止境地生长,顿时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生机勃勃的力量,而含苞待放的花苞似麦穗般层层叠叠,形态各异,尽显妖娆,透着一股柔中带刚的傲气。都说梅花傲骨,这一刻我所体会到的或许就与赞颂梅花的人们如出一辙了,也不白白浪费了雀梅名字中的这个“梅”字。
雀梅花期多久
武强年画常以谐音、象征等艺术手法装饰画面,选定世俗认同的吉祥物为代表,以祈福求祥。如喜鹊、梅花寓意“喜上眉梢”,莲花、鲤鱼寓意“连年有余”,牡丹、花瓶寓意“平安富贵”等等。
《雀鹿蜂猴》(图⑥),就是一幅用谐音寓意的年画代表作品。画面中一只猴子牵着鹿,用长棍顽皮地捅松枝上的蜂巢,松枝上还栖息着一只雀。整幅画由雀、鹿、蜂、猴四种动物组成:“雀”是喜鸟,与“爵”字谐音;“鹿”是长寿的象征,与“禄”同音;“蜂”与“封”同音;“猴”与“侯”同音。这幅年画借用字的谐音与同音,寓意“爵禄、封侯”。画面构图饱满,猴和鹿的造型鲜明有趣,充满了民间情趣和吉祥祝愿。
再如《六子争头》(图⑦),你看到几个娃娃?三个还是六个?几个坐着的,几个趴着的?这幅年画,表面上看只有三个娃娃头,却有六个身子,然而每个身子都能和一个头组成一个完整的娃娃,三个坐着,三个趴着。娃娃的头部与臀部互相借用,三个娃娃就变成了六个娃娃,构思巧妙奇绝,画面趣味无穷。娃娃象征多子多福,他们手中分别拿着苹果、桃子、柿子,雀梅花,象征平平安安、健康长寿、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