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茵陈图片大图(茵陈高清图)

茵陈图片大图(茵陈高清图)

时间:

茵陈图片大图(茵陈高清图)(图1)

茵陈图片大图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黄乾元、徐玲玲

茵陈图片大图(茵陈高清图)

在古代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名医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了这首歌谣。目前正值茵陈采收季节,今天就让我们药师给大家聊聊这味治疗湿热黄疸的主药。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以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者为佳。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中医认为,茵陈性微寒,味苦辛,归脾、胃、肝、胆经,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系治脾胃二家湿热的专药和治黄疸的要药,主要用于黄疸尿少、湿温署湿、湿疮瘙痒和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伤寒论》中所记载的药方“茵陈蒿汤”,至今仍是中医治疗传染性肝炎、黄疸症状的主方之一。《食医心境》一书云:“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除大热黄疸,生食亦宜。”

茵陈高清图

茵陈,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植物,不同地方叫法也不一样,在河南地区多被称作白蒿。在过去农村,茵陈也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植物,但是近几年,茵陈的遭遇很惨,基本上都被当做杂草铲除或者到秋季当柴火烧了。个人看来,茵陈是一种被浪费掉的农村宝贵资源!

茵陈大多数农村人见到之后都能够认出,不过还是有少数人分不清,接下来看看它长啥样以及生长过程。

农村常说,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蒿子当柴烧,茵陈在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在早春时节,已经枯萎的茵陈茎杆靠近地表位置,会长出新的嫩芽,这个时候的茵陈,最适宜采摘取食用药,幼嫩的茵陈叶片茎杆绿中带白;后期随着茵陈植株的生长,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植株可以长到1米左右。

茵陈的叶片相对较小,羽状分裂,叶片茎杆柔软,不要错把艾草的幼苗当成茵陈采摘。

茵陈图片大全

传说华佗为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数天后华佗突然发现病人自愈,急问服用何药。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华佗一看是茵陈,便立即到地里采集给其他黄痨病人服用,但是奇怪地是均无效。华佗返又去问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什么样的茵陈,他说三月里采摘的,春三月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三月蒿子才会有药力。翌年春天华佗又采集了三月的茵陈给黄痨病人服用,吃一个好一个,但过了三月又没有功效了。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服用,事实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痨,四月采来当柴烧。这就是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茵陈。

茵陈

茵陈采集于初春生发之际,禀受少阳初生之气,故芳香透达而能宣湿开郁。《本草述钩元》谓其发陈致新,发陈即寓生发上达,陈敷阳和之意。以茵陈为名其意盖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