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室内绿植 >林檎果(林檎果苹果)

林檎果(林檎果苹果)

时间:

林檎果(林檎果苹果)(图1)

林檎果

学名MalusformosannaKawak.etKoidz,又名Taiwanapple蔷薇科(Rosaceae)苹果属(Malus)植物。产我国台湾,海南和云南,越南、老挝等地也有分布。生于山坡林中、溪谷地。落叶乔木,高5~15m,小枝圆形。冬芽卵形,红紫色。

林檎果(林檎果苹果)

叶纸质,椭圆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5cm,宽4~6.5em,边缘具不整齐的尖锐锯齿。伞形总状花序顶生。有花4~5朵,花梗长1.5~3cm.有白色绒毛:花直径2.5~3cm;夢见倒钟形,外面具绒毛:花瓣淡黄色,卵形,基部具短爪;雄蕊约30枚,花药黄色:花柱4~5枚,基部有长绒毛。果球形.直径3~5em,绿转褐黄或黄红色,宿專。3~4月开花,8~10月果熟(图4-24)。

林檎果苹果

每当一种特别的水果上市了,人们就知道中秋要到了。那就是林檎,潮汕名果,因其外形像荔枝,故又名番荔枝,原产热带美洲,属番荔枝科落叶果树。在广东省汕头澄海樟林所产极负盛名。

林檎的果实为聚生果,由数十个小瓣组成,每个瓣里含有一颗乌黑晶亮的小核(黑色的籽),吃起来挺麻烦的,就像吃石榴一样,要吐好多籽。它呈卵形,未熟果是绿色,成熟果呈淡绿黄色。果肉呈奶黄油色或乳白色,乳蛋糕状,柔软滑嫩,鲜食香甜,食后让人难忘。

林檎需放软了才可以吃哦,否则又硬又寡淡无味,掰开来浪费咯。这次买的林檎,不知怎的,其中一个,一部分已经变软了,其他地方还是硬硬的。我把林檎放到米桶里,次日拿出来,硬的地方还没有变软,而软的部分范围扩大了。我心想,软的地方再不吃就要烂了吧,还是赶紧吃了它。果然,当我把林檎掰成两半时,软的部分白色的果肉无法成形了,软塌塌的,吃起来略有发酵的味道。硬的一半,虽然成形,被我用刀再切成两半,果肉嚼如蜡味,只好弃之。看来还是得挑整个果实是均匀成熟的才行呀,买的少,经验不足。而且挑林檎,需挑那种“目大”的更好,就是从果实的表面看起来,每一个小瓣的面积越大越好。第二个林檎,我在米桶里放了四天才变软,接近表皮的果肉已经开始液化了,今天赶紧吃掉它,味道刚刚好。

林檎果树图片

樟林盛产林檎。樟林林檎于1986年已荣获“广东省优稀水果优质品种奖”。

林檎,果肉洁白,如膏似似脂;果味清润,冠饴胜蜜。樟林林檎名播远近,尤为海外侨胞常念不忘。

潮属所称“林檎”,与《本草纲目》所说的林檎不同,是两种果品。樟林林檎的学名,应称科学界荔枝。

据《岭南杂记》载:“番荔枝大如桃,色青,皮似荔枝壳,而非壳也。头上有叶一宗,擘开,白瓤黑子,味似菠罗蜜。”《植物志》则认为:“番荔枝(Anonasquamosa)属番荔枝科,常绿乔木,叶互生,披针形,花绿黄色,果实为多数雌蕊集合而成。供食用,味甚佳。”

粤东各县及福建南部,都有个别地方种植番荔枝,但果小蜜差,不如樟林所产。

樟林林檎,为小乔木,株高丈余,也有二丈以上者。树冠圆广,枝叶青翠茂盛。每年清明前后,即生新叶,继而绽蕾开花,花淡黄绿似鹰爪。夏至即可见果。大暑之后,渐趋成熟。寒露一过,已近尾声。霜降开始,即停结果。冬至之后,便开始落叶休眠。此为一般规律。树龄约四十年左右,株年产百斤上下。林檎果实,青翠可爱,浑圆如珠球,以鳞大约浅者为最优。从树上剪下之后,须经三几天,才转化为熟果,这时甜香四溢,其味似蜜体,无论大小,只要鳞瓣大的,便少核而清甜。果实特大的直径可达十多公分。子实黑色如漆,坚硬如檀。在果肉和果皮之间,有一层像脂膏一样的果酱,更加香甜柔润,沁人心脾。因此,乡人旅客,都不忘林檎是故乡的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