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果树图片大全图片(鸡蛋果树图片药用)
推荐文章
浙北地区百香果栽培技术
鸡蛋果树图片大全图片(鸡蛋果树图片药用)
杨光辉
百香果又名鸡蛋果,属百香果科,为热带、亚热带特有水果,原产于巴西南部、阿根廷北部,现主要栽培于我国广东、海南、福建、云南、台湾,东南亚、美洲等地也有栽培,海拔180~1900m的山谷丛林也有分布。百香果果汁具有芒果、番石榴、香蕉等100多种水果的香味,故有“百香果”之称,其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等165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被称为“水果中的VC之王”,百香果饮料在国际市场上享有“饮料之王”的美誉。百香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健身、养颜保健、助消化、抗衰老等功效,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可期。现总结浙北地区百香果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1百香果的生态习性
百香果是一种多年生藤本常绿果树,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全年均可生长。①适宜生长温度。百香果属热带、亚热带果树,不耐寒,生长温度要求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冬季棚内温度不应低于3℃,-2℃以下会冻死,如果冬季棚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百香果能正常开花结果;夏季温度超过30℃时,坐果率显著降低,甚至不开花、不结果。②适宜生长湿度。百香果生长的最适湿度为60%~75%,开花期棚内湿度尽量保持在50%~65%。③适宜生长土壤。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壤土、沙质壤土或黏壤土为好,要求土壤pH值为6.0。
2浙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性
2.1气候特性
浙北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四季分明,气温适中,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5.9℃,平均无霜期230d,年均降水量1200mm左右,年均日照时数2000h左右。
2.2土壤特性
浙北平原地区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具有水耕熟化层—犁底层—渗育层—水耕淀积层—潜育层的特有剖面构型。土壤下层较为黏重,利于有机质积累,腐殖化系数和有机质含量均较高。水稻土的pH值除受原母土影响外,与水层管理关系也较大。
3浙北地区百香果栽培技术
3.1土壤处理
将土壤深挖80cm左右,要求细碎、均匀、深松,以改善耕作结构层,扩大根系分布范围,利于根系广泛地吸收营养。之后将水注入土壤,清洗土壤中的污染物,快速、高效地去除原有土壤中的农药、化肥残留及重金属残留。根据土壤状况,按需添加有机质,减轻土壤板结程度,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孔隙度,为微生物活动提供食物和能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可于种植之前施用底肥,用量为有机肥30t/hm2、复合肥750kg/hm2、矿物源黄腐酸7.5kg/hm2、芽孢杆菌微生物活性菌7.5kg/hm2。深松平整土壤后种植百香果。
3.2品种选择
经过多年试验,台农一号的生长周期比较适合浙江地区。该品种于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育成,是紫色百香果与黄色百香果的杂交一代,其植株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均介于两亲本之间,生长势较旺盛,耐湿性、抗病性稍强,茎、叶柄及叶脉呈绿色稍带紫红色,卷须呈绿色。台农一号皮薄多汁有香气,10~12个/kg,果甜,单果重80~120g。对比其他品种的百香果而言,台农一号百香果的香气比较足,个大皮薄,产量高,果肉饱满,味道酸甜可口。
3.3种植
3.3.1种植时间。采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高密度双层立架垂帘式种植,9月底之前进行果苗定植。浙北地区种植百香果1年可收两季,春季开花结果、夏季成熟的口感较好,秋季结果的由于温度不够,要到第2年4月成熟,口感较差。因此,浙江地区大多种植夏季成熟的百香果,6月底至9月上旬为采收期。浙北地区1—2月为果树休眠期,百香果停止生长,春季回暖后继续生长,为了保证百香果开花结果的数量,百香果主藤在12月底必须长到架子高度,3月中旬必须要有足量的枝条,需要足够的生长周期,故最佳种植时间为9月中下旬。
3.3.2种植模式。采用高密度双层立架垂帘式种植,种植密度5100株/hm2,行距1.6m,株距1.2m,种植完成之后即可搭设垂直式立架,设置2层,第1层高度1.2m,第2层高度2.2m,百香果种植位置设牵引绳拉到立架横杆上,间隔1株分别引到第1层横杆和第2层横杆。百香果长到横杆位置后打顶,然后往两侧伸展,分别到1.2m左右位置后打顶。每根水平枝条上可以下挂10根左右枝条,作为挂果枝,下挂的枝条上要有花苞,没有花苞的应及时清理,上下层枝条下挂长度控制在1.0m左右,每个枝条上至少有3~4个百香果。
双层立架垂帘式种植光照充足,通风透气性好,病虫害少;通道通畅,施肥、剪枝、摘果、喷药等都非常方便,解决了平棚式种植的缺点,产量是传统种植方式的3~4倍,大幅降低了百香果种植的土地成本,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充分利用了空间。
3.3.3定植。定植时,无须挖种植穴,将百香果苗从营养杯中取出,理顺根系,分层填土,踏紧压实,种植完成后略高于地面,理出树盘,及时淋透定根水,定根水中加入多菌灵800倍液或其他杀菌类药剂,以提高幼苗成活率。苗期以浇清水为主,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确保苗期健康生长。
3.4种植后管理
种植后管理看专栏
3.5病虫害防治
百香果病虫害防治看专栏
3.6储运
百香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释放量很高,20℃下呼吸高峰期乙烯释放量每小时可达160~370μL/kg。百香果成熟后,自然落地,应及时采收。自然落果发生前后1d果汁含量最高(42.5%),百香果成熟后表皮颜色由绿转淡黄然后转成紫红色,自然成熟后采摘;部分果实表皮淡黄色就成熟自然脱落,这部分果实收集后置于阴凉干燥处放置2~3d,颜色会转成紫红色。采收后第3~5天口感最佳,按颜色和果型在采后第2天进行包装,发出快递,配送的选择采后第3天送货,以保证顾客得到最佳品质的百香果。避光干燥处放置可以保存7~10d,后表皮开始起皱,失去香味,口感下降。收果时受雨露湿润的百香果,宜置于阴凉干燥处阴干,以免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