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桅子(黄栀子怎么泡水喝)
推荐文章
黄桅子
吴文博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黄桅子(黄栀子怎么泡水喝)
栀子药对小结
石膏——栀子;黄芩——栀子;黄柏——栀子;大黄——栀子;栀子——川乌;栀子——干姜;栀子——姜汁;栀子——姜黄;栀子——高良姜;栀子——丹皮;连翘——栀子;栀子——淡豆豉;栀子——厚朴——枳实,栀子——茵陈——大黄。
栀子、茵陈、大黄三药配伍意义
茵陈清热除湿利胆,兼以疏肝理气。栀子行于气分,清热泻火除湿利胆,以增强茵陈之效。大黄通过清热的作用,增强栀子、茵陈清热之功;通过泻下作用,使肠道和胆道畅通,胆汁得以正常排泄,提高茵陈、栀子利胆退黄之能;通过活血化瘀作用,使肝气得畅,经脉得通,郁热得清,防止痞块形成。三者相须为用,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功效卓著。
临床应用:1.主治湿热内蕴的黄疸。2.用于治疗湿热内盛,症见胁腹疼痛,口苦,恶心欲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3.用于治疗湿温病。4.用于治疗以肤黄、腹满、头眩、小便不利为主症的谷疸。
黄栀子怎么泡水喝
栀子花,一种开花非常漂亮的植物,常常用作绿化以及盆景,甚至于有专门的歌曲用来赞扬栀子花。然而,今天介绍的却是栀子花的一个野生品种:黄栀子。
培育的绿化栀子花
黄栀子一般指栀子,别名又叫:黄栀子、山栀子、大红栀、客家人叫做黄果。
黄栀子花
黄栀子同样属于栀子花的一种,不同的是:黄栀子叶子相对比较小一点,人工培育的栀子花朵更大更多花瓣,黄栀子花朵只有6瓣,花蕊金黄,黄栀子结果量非常大,培育的基本不结果,黄栀子果实更是作为一种传统中药。
尚未成熟的黄栀子果
黄栀子一般生长在旷野、丘陵、山谷、山坡、溪边的灌丛或林。分布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和云南,河南、河北、陕西和甘肃有栽培。
黄栀子功效与作用功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仲崇副
栀子,不仅花朵美丽、香气浓郁,它的果实更是一味良药。杜甫曾赞美过它“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栀子又名木丹,入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木丹者,木实中仁其色如丹所谓也。在许多中医古籍中,“栀”都是用同音字来代替的,如支子、枝子、卮子等。
栀子具有清热祛湿、泻火除烦等作用,外用可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在中医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医圣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中,有许多以栀子为君药的经典方子,如栀子豉汤、栀子甘草汤、栀子生姜汤等。以栀子豉汤为例,整方由栀子和淡豆豉两种中药组成。两药合用,共奏辛开苦降、清宣郁热之功,适用于无形邪热郁于胸膈之间,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心中懊烦甚至胸中结痛者。经历代医家在临床上反复应用,该方疗效显著,如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反流性食管炎、小儿睡惊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栀子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降糖、抗菌、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抑郁及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