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适宜栽培季节(马铃薯的栽培季节)
推荐文章
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中原和东南沿海各地较少。在我国四川省栽培马铃薯面积最大,常年在600万亩左右。因我国地理位置跨越较大,南北方气候差异较为明显,不同地区对马铃薯的种植安排各有不同,栽培季节及耕作制度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马铃薯适宜栽培季节(马铃薯的栽培季节)
确定马铃薯栽培季节的总原则是把结薯期安排在温度最适宜的范围,即把结薯期安排在土温13~20℃,气温白天24~28℃、夜间16~18℃的月份,同时要求薯块在出苗后有60~70天以上的见光期,其中结薯天数至少30天左右。马铃薯一、二季作物地区,春季栽培土温应稳定在5~7℃,或者以当地无霜日为准向前推35~45天作为播种适期;二季作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马铃薯不能正常生长,而分为春、秋两茬栽培,秋季栽培季节确定的原则是以当地晚霜为准,向前推50~70天,为临界出苗期,再根据出苗期按照种薯播种后出苗所需天数来确定播种适期。
1、北方一季作区(东北区、蒙新区的北温带气候区)
也称北方夏作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范围较大,包括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该区地处高寒,纬度或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无霜期仅仅3~5月,年平均气温在一4~10℃,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在一8~2.8℃,最热月平均温度在24℃左右,大于5℃积温在2000~3000℃之间,一般年降雨量100~800毫米,一年内只能在露地栽培一茬蔬菜,一般4~5月份播种,9~10月份收获。由于本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故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因而栽培面积大。
2、中原二季作区(华北区的暖温带气候区)
此区主要包括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四省的南部等地区。本区冬季晴日多,气候比东北、西北温暖,无霜期较长,为6~8月,年平均气温在10~18℃,最热月份平均22~28℃,大于5℃积温3500~6500℃,年降雨量500~1750毫米。春季2~3月播种,5~6月收获;秋季7~8月份播种,10~11月份收获。本区因夏季长,温度高,不利于马铃薯生长,故在春秋两季栽培。
3、南方二季作区(华南区的热带和***带气候区)
本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该区全年无霜,夏季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24℃,最热月份平均气温为28~32℃,大于5℃积温在6500~9500℃之间,年降雨量为1000~3000毫米。春季1~2月播种,5月份收获;秋季8~9月份播种,11~12月收获。本区大多属于海洋性气候,夏长冬暖,四季不分明。栽培面积占全国的5%左右。本区面积栽培量小,但收获时属于全国马铃薯生产淡季,对市场供应及出口意义重大。
4、西南单双季混作区
9~11月播种,2~4月份收获。该区包括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和湖北、湖南的西部山区。本区多为山地和高原,区域广阔,地势复杂,海拔高度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故马铃薯在本区内有一季作、二季作等不同的栽培类型交错出现。在高寒区,气温低,无霜期短,多为春种秋收一年一作;在低山、河谷及盆地,气温高,无霜期长,适于二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