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野
推荐文章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海报
纪录片之所以为纪录,因为它的本质核心为真实,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当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却很容易忘记这是真实发生过的。
一场电影,一辆巴士,七个男人,这是一场残暴的施虐。
花野
血肉模糊、肠穿肚烂、衣不蔽体被丢在路边......
而那些男人,却在镜头前一脸坦然“是她引导我们这样的”。
仅仅只是因为她那天晚上看了一场电影,在八点三十分上了一辆巴士,只是因为他们觉得,一个女生不该单独和自己的男友出门......
一
一名医学女实习生乔蒂·辛格·潘迪和男性朋友看完电影,在返家的巴士上惨遭7人轮奸,被送到医院的时候,体内的肠组织仅剩不到5%,治疗13天后抢救无效身亡。
花季少女的人生,停在了2012年的一天夜里。
一部纪录片,一场惨绝人寰的恶行。而这不仅仅是故事,在印度,每16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受到侵害,平均每天88起,而事实数据远比披露的要可怕得多。
在印度语中,“izzatloorna”意为“偷去荣光”,这是个针对侵犯女性的词,而在印度文化中,被“偷去荣光”的女性应该为自己感到羞愧。所以往往她们在受到侵犯后,通常选择隐忍而不是报警,因为女性一旦选择公开,这个世界的流言恶语就可以在顷刻间撕碎她们。
这一起事件就像一颗火种,点亮了隐忍已久、被苦苦压抑的女性权益,也揭开了这个国度种姓制度、男尊女卑遗留的历史伤疤。
人们高喊“我们需要正义”,走上街头的群众越来越多,为了乔蒂,也为了自己。
示威浪潮在新德里和全国接连爆发,印度民众发起和平集会,他们推翻汽车,跟警察产生冲突,仅12月23日,包括60名警察在内的100余人受伤。示威者被逮捕,政府的高压水枪冲散了人群,却冲不散愤怒。
为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冲突,新德里当局下令封锁市中心,禁止附近道路通行,印度领导人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为此发声安抚。猖獗的暴力犯罪问题,印度社会终于是罩不住了。
在此之前,你可能想象不到,印度对于犯罪有多宽容。
关于强奸,在印度很多人认为这仅仅只涉及到耻辱问题,与犯罪并无关系。印度的法治更倾向于人治,因此法庭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并且在印度刑法中模糊了对于强奸犯的判决。
这也就意味着,许多案件的判决是基于法庭的主观判断,按照当地刑法,应判处强奸犯7年到终身监禁不等,只有情节更为恶劣的事件才会调整到10年。而往往这些案件的惩罚低于法定定刑,2-3年他们就可以恢复自由身,重新找到工作,继续肆无忌惮地生活。
反观那些被伤害的女人,部分迫于压力接受赔偿,部分忍声咽气苟且偷生,不幸的都忿忿自杀死去,但清白未正,公道不还。
不足30%的低判罪率,长达7年以上的案件审理时间,满是漏洞的律法条规,犯罪成本如此低廉,女人被侵犯反而受害者有罪。甚至于一些女性会被要求嫁给强奸她们的男人,因为男人一旦娶了她,与自己的妻子发生关系便不构成犯罪。对于社会而言,这似乎是一种体面的成全,但殊不知只会衍生更多罪恶。
黑公交事件一经发酵,新德里女性安全问题引起社会热议,不少民众表示罪犯应判处死刑,女性应该被允许持枪上街,公众场合应该安装摄像头,印度关于强奸的条例法律应该得到修改。
而仅在黑公交事件发生半个月之后,一对夫妇在加尔各答遭袭,其丈夫被泼酸性液体,后妇女被6名男子轮奸杀害。时隔1年后印度平安夜轮奸惨案再度发生,2013年1月4日,在印度西南部城市果阿邦,一名7岁女童在学校厕所遭到强奸,绑架、轮奸、恐吓,在这个国度似乎永无止境。
2013年9月,4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一名被告人狱中自杀,部分政治候选人因曾涉嫌性侵失去议员资格,“黄色”音乐开始肃清,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保护女性安全的措施,女性开始学习防身技巧、申请配枪,一切似乎都在往更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民众愤怒暂且得到压制,但印度国内的法庭审判状况随意,政策制定效率低下世人皆知,想要从根源扼杀强奸事件,道阻且长。
二
印度的女人有多卑微?
通常嫁娶需要有彩礼往来,不光中国如此,印度也是一样。但印度的彩礼是女方给的,并且时代越发展,嫁妆越高。而男方不光不需要承担一毛钱的婚娶成本,还可以娶四五个妻子,赚取丰厚的嫁妆。
因此在印度,生女儿几乎等同于倒霉的赔本买卖。一个条件尚可的印度家庭也许还可以生养一个女孩儿,而绝大多数的女婴不是在出生时被父母勒死,就是淹死或是用开水活活烫死。女孩命如草芥,仅在过去的30年间,就有1200万女童死于虐杀。
在这里,十月怀胎是随机抽取生存筹码的恐怖游戏。
尽管人类历史经历过漫长的母系社会,但在人们认知中最顽固的还是来自男人主导的整套社会体系。
和谐是斗争出来的,自由也是。
同属于亚洲古国,同样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束缚,曾经的中国女性也饱受性别压迫,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但在精神文化运动的不屑努力下,女性得到解放,女性地位得到提升,沉重的禁锢不再是女性自由的枷锁。
女性地位的高低,很大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瑞典拥有超40%的女议员,挪威女足的注册会员超过男足,新西兰宪法规定,国家最高五个职位清一色由女人担任,种种迹象表明,女人拥有与男人同等的能力,也理应拥有与男人平等的权益。
而降生在印度家庭,成了所有女性最最悲哀的命运。
有些败类是生来堕落,有些废物是环境使然。正是由于这种社会环境,印度的男人可以不去上班,拥有三妻四妾,家暴杀妻更是平常。更可悲的是,最没价值的群体掌控着最集中的财富,做着最肮脏卑鄙的勾当,作着最厚颜无耻的辩解。
时代在进步,但思想却似乎可以永远固化。
这里的女人不光是家庭的劳动主力,需要外出工作,承担所有家务,为了生出儿子,一个接一个,二三十岁被折磨成沧桑妇人。甚至在数十年前,印度偏远地区的女人还需要为死去的丈夫陪葬。
在印度,有一个深刻又可怕的现象。
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独立自主地建设自己的国家。英迪拉·甘地曾说,“如果说我们有居于世界最先进行列的妇女,我们也有列为最落后的妇女。”你可能会疑惑,这种说辞是怎么来的,但如果你知道这些话出自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印度女性总理口中,也许就不会这么诧异了。除此之外,印度独立后还出现过很多女部长、女法官、女议员等,但残忍的是,她们只属于这个社会的上层种姓。
在印度,在过去及未来很久的印度,底层女性也许永远都无法真正拥有独立和自由。
这个国度一方面有倡导独立解放、活跃于各界的知识女性,一方面又有遭受极不平等待遇选择完全屈从的广大女性。有的女性敢于冒险、热心公益,而有的女性却只能因为缺少嫁妆毫无抵抗能力地被烧死。
也许正如甘地所说,“很少有国家的妇女像印度妇女在政治上和公共生活上占有较高的地位。但是,这并不能说,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与歧视压迫均已结束。”在印度的法律上,男女之间的歧视已经被消除,但众所周知,印度女性在社会和经济上,除了一般困苦之外,所遭受的痛苦如同中世纪。
相较于前,印度妇女解放取得明显进步,但关于遭受侵犯,敢于发声并且得到正义的女性却是寥寥可数。
三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命与爱情,都是印度女人不可掌控的变量。
但自由之路,从来都不好走好走?
印度历史上出现过农民起义、奴隶起义,但相比其他国家而言,长期的殖民压榨下按理来说会有更激烈的反抗。但纵观印度历史,除了1930年绍拉普尔起义、1957年反抗殖民起义这两场轰动的硬汉起义之外,几乎鲜少有示威游行。
也许是因为印度不喜修历史,导致可供参考的信息有限,所以找不到更多印度人民为自由而战的证据。但是不难发现,这场发生在2012年的女权游行几乎竟是几千年来印度唯一一次大型女性精神运动。
是这些女人意识不到自己被压榨被暴力被PUA吗?
是这些女人没有想过要反抗换取独立吗?
可是你看,那些想要控诉丈夫家暴的女人,因为给不起嫁妆要接受世俗的谴责。
那些被杀死奴役的女人,只能被劝慰是因为命运如此。
一个信仰宗教的国度,一个敬拜神灵、企盼来世的民族,对待恶行却如此宽容。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记载功德善恶,来生才能获得福报。拥有10几亿信徒的印度教同样相信转世轮回,但沿袭婆罗门教义的印度教却宣扬世袭等级,有着严格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开始正式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印度社会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犬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而印度的妇女处于与首陀罗一致的地位,基本等同于贱民。在当时的印度社会,有这么一个规定,倘若杀死一个女人,就如同杀死一个工匠或首陀罗一样,生主只需要履行两次苦行,用十一头公牛赔偿即可了事。
换算到后来的印度,杀死一个女人也只需要付出两年左右的牢狱代价。妇女地位低下,是宗教和制度在默许罪恶可以伤害她们。
印度教著作《摩诃婆罗多》中就明确表示,人类现存的时期女人的权力归男人所有,所以在地位上也要低于男人。在严格执行种姓制度的印度,生于哪个阶层,便永远都世代停留在哪个阶层。而女人,则在这个世界的底层。
除了宗教层面的原因,印度曾经遭受过太多国家个民族的入侵,从波斯人到蒙古族,不仅被战争混乱了印度的历史,而且非常巧合的是,这些侵占印度的民族,几乎都统一尊崇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长久的内因和外忧压制下,本就地位低下的印度女性几乎永无翻身之日,即便进入21世纪,即便是严峻的疫情事件背后,一个印度女人的死去同样没有尊严。
四
印度人口超13亿,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此次新冠疫情,印度目前累计确诊2700万余人,累计死亡31万余人。而在如此荒唐的疫情管控状况之下,只有更荒唐的事件发生。
2021年4月6日,一名确诊新冠的43岁印度女子,被送往医院治疗。凌晨四点,一名病房守卫声称例行检查对其进行了侵犯,患者从入院到离世,总时长不足24小时。
在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中,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律师,是这样为他的犯人辩解的。
“一个女人在男人的眼里就是性,我们有最棒的文化,我们的文化里是没有女人的位置的。”
在这个拥有“最棒文化”的民族世界里,女人充当性机器和生育工具的几千年岁月中,早已有太多人默认“丈夫可以打女人,女人没有地位”,而这种可怕的施暴合理性,竟然有52%的女性认同。
在病房被侵犯的女病人含恨而终,黑公交上抱憾离世的乔蒂,还有千千万万个因为反抗而丧命的女人,一个女人倒下,会有千千万万个女人站起来。
于是她们在脸上写下“我们需要正义,停止强奸”的字样,高举旗帜和标语,在街头呼号自由平等,她们为自由平等而战,可新德里依旧是“世界强奸之都”。
案件的辩护律师辛格曾表示,“如果我的女儿有婚前性行为,并且夜间同男友外出,我会把她活活烧死,所有的父母都该如此。”
印度人民院前秘书长苏巴什·家什亚帕一语道破妇女歧视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与人的平等是民主的基础,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仍然是封建主义的。”印度独立后,历史滥觞依旧存在,男尊女卑、种姓等级依旧根深蒂固。
律法给了女人平等,但现实没有,虚伪的平等假象背后是印度男人从未根本醒悟的头脑和思想。
如同一个侵犯乔蒂的犯人一脸安静地坦诚:“她不该在被强奸的时候反抗,她应该安安静静地接受强奸。”
一个人若不知道自己错了,便不会改;一个民族若不知道如何悔改,便不会进步;一个社会若不知道如何进步,便只会有更多涂炭和伤害。
女性,应当生而自由,如同这个世界的每一颗种子向阳而生,如同每一缕阳光璀璨耀眼。
文/花野电影
图/网络
欢迎交流转发,转载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