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盆栽绿植 >灵芝草的养殖方法和用量(灵芝草的养殖方法视频)

灵芝草的养殖方法和用量(灵芝草的养殖方法视频)

时间:

灵芝草的养殖方法和用量(灵芝草的养殖方法视频)(图1)

红根野蚕豆拉丁文学名是CentrantheragrandifloraBenth,它是一种玄参科植物,还有着大花胡麻草、滑野蚕豆、小红药、化血丹、灵芝草、金猫头等别名。

据《中国高等植物?第十卷》对红根野蚕豆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红根野蚕豆)产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约800米山坡、路旁或宽旷处。越南、缅甸、锡金、尼泊尔、印度及不丹有分布。”(1)

灵芝草的养殖方法和用量(灵芝草的养殖方法视频)

红根野蚕豆在文献中的记载不算太多,在很多著名的的本草著作中都难以寻觅到它的身影。

《中国植物志》对红根野蚕豆的描述为“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胡麻草属(Centranthera)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大花胡麻草的根,主要产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是一味濒危且种群极小的民族民间常用中草药。”(2)

我们知道,用名贵药材泡酒是很多人的爱好,我们或许在很多场合,看到不同身份的人们拿出一罐罐泡出各种颜色的药酒,这些药酒里泡的东西也是不一而足的,桔梗、枸杞、黄芪、人参都是其中的热门候选,甚至猎奇一点的还有蝎子、蜈蚣甚至各式不同品种的蛇。

云南地区的药酒爱好者,会将红根野蚕豆视为珍品,其滋补效果口口相传,是有着非常好的风评的。

我们必须提醒一句的是,如果真的喜欢药酒,最好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毕竟我们泡药酒是为了健康,如果药效不对症,甚至泡下去的直接就是有毒的药材,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事小,危害身体健康事大,如此反而不美。

当然,袅袅的炊烟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风致,在云南,红根野蚕豆也是厨房中的魔术家们的心头好。

小火慢炖,微微地香气弥漫开来,那是红根野蚕豆与老母鸡或其他蔬菜圆融在一起的象征。趁热来上一碗,不仅齿颊留香,而且身体暖洋洋的,顿觉一切疲惫都被扫除,精力在一瞬间恢复。

红根野蚕豆还可以用来泡水,或许各位的保温杯里可以给它留下一席之地。还有人直接将红根野蚕豆作为保健品来服用,将其磨成粉服下或者用蜜与粉末调配之后服下也是可以的。

长期以来,红根野蚕豆都不具备非常大的影响力,只是受到了云南等部分地区的人民的喜爱,未能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较大的波澜。

上述不温不火的情况后来突然发生了变化,不知是否有商家炒作的原因在内,红根野蚕豆的价格突然飙升,甚至在最高点可以和等重的黄金价格相媲美。

如果非要排除掉一些其他因素的考量,或许其价格疯涨的的背后也与红根野蚕豆自身过硬的素质有关。

作为苗族民间常用的药草,红根野蚕豆的保健价值一直是被人们低估的,当然,过高的价格早已远远超越了其实际价值。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神药”值得我们投入太狂热的情感去追逐,药材的价格还是理性一些才是比较合适的。

并非无人对红根野蚕豆进行过科学研究,幸运的是,姑且不论红根野蚕豆的营养价值,就目前的研究结果看,红根野蚕豆不具有急性的毒性,还是较为安全的。

与价格的疯涨几乎同时存在的是对红根野蚕豆的过量的人工采集,以至于一度将其推向更加濒危的境地。

对我们人类而言,这可能只是一种有保健作用的药材,顶多价格会贵很多。但对红根野蚕豆而言,这是它的灭顶之灾。

有人不惜为了经济利益而大肆掠夺自然资源,也有人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他们想驯化红根野蚕豆。

比如,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的人们就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和《红河州生物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的精神,推动着红根野蚕豆的人工种植实践。(4)

又比如新华网曾报道的新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红水河镇胡家湾村村民付堂径从2014年开始自发研究种植特色药材红根野蚕豆,经过几年努力,他将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12亩。付堂径于2018年主动脱贫,同时带动当地49户208名贫困户参与种植。(5)

脱贫问题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这样的脱贫方式又有谁能够拒绝呢?这样积极主动的努力,不仅让自己富裕起来,而且带动了周围的人们,同时又在客观上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供了帮助。

可能会有人质疑野生的红根野蚕豆和人工养殖的红根野蚕豆的药效是否会有天壤之别?其实这是一直以来人们认知上的误区之一。尽管一部分药材的确是野生的药效更强一些,但这并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反倒是有些养殖的药材药效更强一些。

而且,对临床而言,有时候一些药材药效不够强,我们完全可以在允许范围内改变其用量,或者直接换一种药材来使用。武侠小说中那种缺少某种药材,就没有办法拯救一个人生命的现象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总的来说,结合红根野蚕豆的应用历史来看,我们应该对红根野蚕豆抱有一种客观审慎的态度。红根野蚕豆的药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文献支撑,人们对其进行的科学研究也并不算太充分。

或许红根野蚕豆的确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它也并非无法取代。红根野蚕豆作为一种濒危植物,不太能经得起人们的过度采集了,我们完全可以用人工养殖的红根野蚕豆来取代野生的红根野蚕豆。

【参考文献】

[1]傅立国,陈潭清,郎楷永等.中国高等植物:第十卷[M].青岛:青岛出版社,

[2]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2013.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技出出版社:25-27.

[3]张传利,马晓,朱春梅,陈治华,李维峰,赵秀,何素明,杜华波.栽培与野生化血丹不同部位中2种化学成分含量分析[J/OL].广西植物:1-7[2020-03-30].-cnki-net.webvpn.jxutcm.edu.cn/kcms/detail/45.1134.Q.20190806.1430.002.html.

[4]子涵.绿色崛起的屏边实践[J].今日民族,2013(10):23-26.

[5]游德福.激活“能人资源”释放“能人效应”[N].贵州日报,2019-01-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