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花的养殖方法注意事项(萝卜花的养殖方法视频)
推荐文章
本文转自作者|郑静
种在阳台上的这些蔬菜,不足以支撑餐桌上的任何一道小菜,但是看着鸡毛菜冒芽、香葱抽出新叶,就能感到世界还在运转。
萝卜花的养殖方法注意事项(萝卜花的养殖方法视频)
时间倒推两个月,如果谁家在小区里刨了块地种菜的话,居委会一定会第一时间出来制止。这种行为和破坏垃圾分类一样,属于不能容忍。小区绿化需要统一管理,该种花的地方种花,该养草的地方养草。虽然你看不出规律,但它是被统一的。可疫情一反复,封控中的上海人家,若是谁能有一小块自留地,那真是羡煞邻居。至于居委会,只要你不是在转运的名单上,什么都不会来管你。和抗疫比起来,破坏绿化,不重要。毕竟,垃圾也已经不分类很久了。上海人爱梧桐,爱玫瑰,那都是过去式。疫情时期,上海人最爱的是那一捧捧绿叶菜,爱到一定要将它们种起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份爱更持久些。种植,是疫情期上海人对蔬菜,不,是对生活的保鲜术。在购买自由,物资充沛的时候,上海人一般不会大批量地囤货,尤其是新鲜蔬菜,你可以买一斤青菜,也可以买半斤鸡毛菜,甚至二两香菜,哪怕说只要三根小香葱,摊主照样会卖给你,而且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上海人精明,认真,不管是高精尖的算法,还是生活中的日常采买,都能理得清清楚楚,这是智慧也是底气。因为有充足的物资保障,所以根本不担心明天买不到。可疫情以来,居民和物流一起静默。每一次团购都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团菜会在什么时候,尤其是绿叶菜,更为重要。两年前疫情时期,我写过一篇“绿叶菜,疫情生活的安慰剂”,它如同口罩一样重要。如今,上海人家对绿叶菜的需求依旧是紧迫的。政府发放的蔬菜包里,大多是胡萝卜、卷心菜这种耐储存的品种。新鲜的绿叶菜坚持不了多久,不会被打包统一放发。想调剂口味,只能依靠小区团购。但一大包绿叶菜到手,储存是问题。冰箱容积有限,蔬菜又单件体积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坏掉。这么辛苦买来的,甚至有的还付出了高价,一定不能让它有所闪失。一时间,朋友圈里纷纷出现各种蔬菜保鲜指南,最深得人心的,那就是种起来。种植的方式大致分水培和土培两种。水培最简单,把带根系的蔬菜如同鲜切花一样,插在花瓶里,这样能保鲜两天。比如芹菜、香菜、葱这些都可以水培。蔬菜在长途运输的过程中,有的会脱水,用醒花的方式来醒蔬菜,一样好用,一个晚上下来,芹菜的叶子还是碧绿的,看着让人十分舒心。也有朋友直接把奶油生菜,养在了泡菜罐子里,早餐时候掰两片夹在面包里,这种自治的三明治,能勉强维持一段岁月静好。一个星期下来,生菜只剩菜心,没想到的是居然长出根须出来,有种要迎来第二春的意思。
至于土培,小到花盆,大到庭院花园,凡是有土的地方,都能想方设法利用起来。其中种植机率最高的就要属葱。上海人喜欢小香葱,和卷煎饼的大葱比起来,更娇嫩更纤细。这种葱在物资最紧张的时候,是不会被打包进任何一款蔬菜包里的,因为它价值小,又很容易腐烂,一度成了团购的“非必需品”。家中所剩的那些葱,一定要想办法让它可持续再发展。经过大家轮番试验,水培葱生长快,但会越长越细,要想保持一定的品质,还需要泥土栽种。这个春天,梧桐叶早已不再是上海的标志,那一盆盆的葱,一片片的葱绿,才是上海的特写。看着它们在泥土里扎根,生长,冒出新绿,那种踏实的安全感,要比梧桐叶来得更真实,更体贴。是的,不管在任何时候,植物的生长总是会给人带来喜悦。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些嫩芽,花蕾,都会让觉着欢喜。人们出门踏青赏花,除了去看风景外,更多地是去感受下季节的变化。中国人对于时令最为敏感,二十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讲究。每到一个节气,各种植物都会发生变化。发芽,开花,抽枝散叶,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希望。十几年前,我曾去采访过上海永嘉路上的屋顶菜园。那几年正是创意园区最火热的时候,永嘉路也改建成了创意园,里面有工作室、餐厅、酒吧。设计师是个法国人,她将一栋楼的屋顶改建成了菜园。其间需要做防水处理,从国外采购轻型的养殖土,改造后,她将菜园交给了一对安徽中年夫妻打理。他们曾经在老家有种植经验,后来在园区里做保洁工作,顺带看管菜园。这个屋顶菜园的收成十分有限,采摘的新鲜蔬菜,也都被设计师顺手送给了园区里的租户,或是来这里玩耍的孩子们。在设计师看来,她其实更多地是想传递一种环保绿色的理念。这个菜园一度成为了媒体的宣传热点,在那个报纸、杂志还很火的时候,设计师和菜园成了生活方式版块的熟客。可惜没多久,创意园换了经营业主,这个屋顶菜园也再没人打理了。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来说,种植,从来都不是仅为了收获那些瓜菜,就如同大观园里的稻香村一样,那些庄稼从开始就是为了做装饰布置环境用的,就算探春当家,荷塘、稻田有人承包了,顶多做些贴补,更多地是为了规范管理。种植总是会被赋予其他的精神属性,疫情下的上海人家,将对生活的希望,一起种植下去。
除了葱,还有洋葱、大蒜,以及各种容易成活的品种都纷纷被种了起来。只是生长的周期不同,有的肉眼可见,不长时间就能收获,比如蒜苗;有的就得耐得住性子了,比如鸡毛菜、辣椒,这种从种子开始的品种,生长周期就比较漫长。好在上海人现在有的是时间和耐心,大家自嘲地说:“比比看是菜先长出来,还是我们先解封。”政府发的蔬菜包里胡萝卜、白萝卜是标配,把根切下来,养在清水里,没两天,就抽出嫩芽来。疫情时期,它们代替了鲜花,让家里有点绿色。每天给它换水,看着叶子一天天地茁壮起来,一直到萝卜缨也开出了花,那天正好是立夏。萝卜花很小,粉紫色的,拍摄的时候很不容易对上焦,因为真的太小了。但依然感觉它是美的,在每天核酸抗原,以及各种不确定的封控政策中,它的变化是唯一让人感觉欣慰的。阳台上的这些菜,不可能支撑餐桌上的任何一盘小菜,顶多是作为辅料的小香葱,能锦上添花一下。但看着鸡毛菜从土里冒芽,香葱抽出了新叶,能让人感觉到,这个世界还在运转。每天为它浇水,送土,拍拍照片,分享在朋友圈里,收获点赞和各种有趣的评论。这些能让人暂时放下焦虑,收获些心理安慰。给明天的团菜再添些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