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花园网 > 绿植养护 > 盆栽绿植 >广州华南植物园门票多少(广州华南植物园游玩攻略)

广州华南植物园门票多少(广州华南植物园游玩攻略)

时间:

广州华南植物园门票多少(广州华南植物园游玩攻略)(图1)

6月6日

中国政府网发布最新公告

国务院同意在广州市设立

广州华南植物园门票多少(广州华南植物园游玩攻略)

华南国家植物园

官网截图

全文如下

↓↓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批复国函〔2022〕50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国家林草局:

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批复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由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

二、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坚持以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统筹发挥多种功能作用;坚持将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和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提升科普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植物故事,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强化自主创新,接轨国际标准,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三、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业务指导,会同中科院、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建立协调机制,密切协作配合,落实工作责任,统筹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抓紧组织编制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聚焦华南地区植物迁地保护及科研功能,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和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合理控制建设规模,按程序报批后抓好组织实施。中科院与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强化统筹协调,充分用好现有相关投资渠道,并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重点功能区、馆藏设施、科研平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建设运行管理水平,稳妥有序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各项任务。

四、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职责,研究对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支持举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务院

2022年5月30日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成立

将有利于更多生物群落

在广州这片土壤上繁衍生息

南国花城

云山珠水花木葳蕤

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蓝天之下徐徐展开

调查研究摸清“家底”

本底调查可掌握生物资源及变化趋势

帮助提出保护建议和对策

而广州,是全国唯一完成2次

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城市

△广州目前所拥有的的维管束植物、陆生脊椎动物

制度建设筑牢屏障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广州相继制定和颁布了

多个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规、文件

△广州颁布的相关法规、文件

这些法规与文件筑牢了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制屏障

而《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6月5日起正式实施

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多措助力物种延续

通过建立马来熊谱系

协调动物园之间的合作繁殖

广州动物园时隔16年

实现马来熊再次繁殖

△马来熊

建立华南虎繁育研究基地

白鹇等重点野生动物物种精子银行

及濒危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

全面提高野生动物保育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

国内最大的华南虎种质资源库便位于广州

△华南虎

开展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

成功选育矮牵牛新品种“广州1号”

△“广州1号”

打造生物栖息家园

到2025年,广州将打造

11条水鸟生态廊道

17处水鸟生态廊道节点

9处自然教育基地(水鸟科普类)

14个水鸟监测样方

△广东省鸟白鹇近年时常与群众见面

实施“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

在白云山上

可观察到昆虫185种

两栖类动物43种

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

△白云山慢行廊道

海珠湿地开展多项生态修复工作

交出了植物种类增加541种

水鸟总量接近2万只

等亮眼“成绩单”

△海珠湿地生态景象

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

南沙滨海湿地

投入专项资金、加强水质维护、实行禁捕

着力丰富生物群落多样性

△广州南沙湿地红树林

讲好植物故事

彰显生物多样性魅力

目前的华南植物园拥有4237亩保育展示区,还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兰园等30余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约17,000个分类群(含种下分类单元和品种)。此外,华南植物园还拥有馆藏标本100万份的植物标本馆。

华南植物园的温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会吃虫的草、

植物界的大熊猫、

科研人员培育的植物新品种……

快来看看,

华南植物园里奇花异草,

你认识几种?

音符花,仅在晚上开花,早晨太阳升起不久即凋谢,它奏的是月光奏鸣曲吗?(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镛粉,华南植物园培育的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新品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五狗卧花心,学名牛角瓜,又叫羊浸树、断肠草,全株乳汁有毒。(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兜兰,兜兰属全世界约有66种,中国兜兰属植物约有18种。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摄

红花玉蕊,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滨海地区林中的一员,其神工天巧般的颜姿,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漂洋过海地引种。(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翡翠葛,色泽如绿松石形状像小鸟的翡翠葛,是原产于热带雨林的一种珍贵植物,2008年由泰国引进到华南植物园,全中国找不到几株。(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金花茶,是山茶花家族唯一具有金黄色花瓣的种类,为我国特有的品种,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被视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刺梅,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广泛栽培于旧大陆热带和温带。全株入药,外敷可治瘀痛、骨折及恶疮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摄

鹅掌楸,鹅掌楸树绽放出酒杯状的绿色花朵,模样酷似郁金香。(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多瓣”白玉兰。(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积极宣传绿色理念

广州举行了一系列活动

让生物多样性之美

扎根市民温软心田

5月22日

广州动物园举办了

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现场提供多种体验项目

提高市民群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在广州科普开放日

作为主会场三大展览之一

华南植物园举办了

“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

△“全国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展”

科普公开课: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你不知道的生物多样性

?目前全球有25种生物群落、108个生态系统功能性群组。

?全球至少有5万种已知的辣椒品种,人类普遍栽培品种至少2000个,朝天椒有3万SHU(辣度单位),而海南黄灯笼椒则有1.5万SHU(辣度单位)。这正是遗传多样性导致我们能感知到辣度的不同。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近9成的食物来源于植物与动物。

?在5万首唐诗中,有300多种植物比较常见,其中牡丹、菊花、柳树、红叶最为常见,比如“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

?当我们走进植物园,会感到温度要更低,这便是植物多样性在气候方面的调节价值。

全球植物多样性危机加剧

全球已命名391000种维管束植物,其中约21%受到生存威胁;

全球约有60065个树种,其中已评估34204个树种中有46%受到生存威胁;

全球7万多种药用植物中,1.5万种受到生存威胁,723种面临灭绝风险;

全球至少有7039种可食用植物,但只有417种被驯化为作物,其余种类的遗传多样性面临丧失。

(数据来源: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发表的《2016年全球植物现状报告》和《2017年全球植物现状报告》)

中国生物多样性受威胁

森林面积的72%、草场的85%、湿地的75%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原产中国的野生植物有1374种;

目前大概有11%的植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还有更多植物人们还没有认识就已经灭绝。

植物多样性我们这样保护

就地保护——建设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通过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保证植物动物在自然环境下生长。

我国的就地保护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地体系,并把19%的国土面积变成了保护区。目前中国的保护地体系保护了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类型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类型。

迁地保护——因为气候的变化让有些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这些植物需要迁移到人工的环境中进行保护,植物园是活体植物迁地保护的主要机构。

中国目前建立了195个植物园和树木园,收集保存约2.3万个物种,约占我国植物区系的65%。此外,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

植物保护和生态恢复:

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

科学家们为植物保护和生态恢复付出如此大的精力与心血,他们也关注如何让人们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以往枸杞容易腐烂且个头小,如今华南植物园培育出有如小拇指般大小的枸杞,若加上水果保鲜的措施,这种枸杞保鲜期能长达一个月。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此前在野外有个品种叫龙州金花茶,只有79株。科学家们科研工作把种群扩大后,当地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的农民利用金花茶发家致富,产出的产品还可以提供城市居民享用。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

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征程中

广州态度广州做法

正注入更强信心与动力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广州新闻发布部分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申卉)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