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尾草的种植方法(猫尾草图片)
推荐文章
包永全
猫尾草的功效与作用(猫尾草图片)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蒋文艳胡旺弟
包永全,岷县方正草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今年开春2月25日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多年来,包永全致力于推动岷县猫尾草产业发展。初见包永全,腼腆的笑容让人印象深刻,包永全告诉记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求,做好草产业大有可为,我要为‘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包永全的设想是,要对草产品进行分级、分类,针对不同档次,把产品做好,把市场开拓好,干出成绩,回馈社会,报答广大种植农户。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包永全第一次接触猫尾草。“刚开始不认识猫尾草,一位来自香港的黄姓老板在岷县借用场地种植后,我才知道这是动物饲料。后来我也尝试着种植,从几亩到几十亩、上百亩,慢慢地成为岷县有名的种植大户。”包永全说。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岷县将猫尾草列为县上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有了政策扶持和不断探索创新,包永全带领企业把一棵名不见经传的猫尾草,硬是打造成了全县响当当的致富“金草”,使岷县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种植规模的扩张让岷县猫尾草声名鹊起。从2018年至今,中国马会与岷县人民政府开展“马上扶贫”专项合作,通过岷县特色猫尾草(优质竞技赛马草料)打造“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将好草、好马、好技术连接起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从“马上扶贫”打开岷县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面对这一发展机遇,包永全带领方正草业积极参与,与国内多家马场、马术俱乐部签订了采购合同,打开了猫尾草的销路。同时,他强化技术服务指导,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牧草产业,带领当地老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大赛马场面临赛马断粮的难题,包永全主动担当,在岷县铁路货运的帮助下,把优质饲草保质保价送到了各大赛马场,并坚持不涨价、不断货,赢得了国内赛马市场人士的好评。
如今,包永全的岷县方正草业企业年生产猫尾草15000吨,销售额2216万元。公司还积极借助县上支持草产业发展的东风,带动寺沟、麻子川、闾井、禾驮等9个乡镇2000多户农户发展牧草种植,按高于市场10%的保价订单收购,助力脱贫增收。
依托各类项目扶持,公司先后投资3800多万元,在寺沟镇、蒲麻镇、闾井镇建成牧草加工“扶贫车间”3处。引进先进牧草烘干生产线,青贮包膜生产线,草饼、草颗粒生产线。去年,公司用“临时用工+长期用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吸纳农户到企业务工,年内季节性正常用工3656人次,年发放工资248.4万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刚开始并不看好猫尾草的岷县寺沟镇八步川村村民张龙生,在观望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尝试种植,这几年种植效益好,每亩收入都在2500元以上。“自从种植猫尾草后,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张龙生说。
近年来,岷县把推动特色草产业发展作为助农稳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来打造,完善了以猫尾草为主的特色草产业规模化种植、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通过“政策主导、项目支撑、企业帮扶、农户参与”的模式,采取种植结构调整、药材倒茬、退耕(牧)还草等措施,进一步扩大猫尾草的种植面积,促进草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岷县种植猫尾草10万亩,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冀地区以及四川、重庆、海南等省市马术俱乐部,销量约2.6万吨,还通过“线上直销+线下分销”的模式销往草食宠物终端市场,销量约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