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草地螟图片)
推荐文章
草地螟
该研究成果以“促进绿色发展”和“维护生物安全”为导向,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区蝗虫、草地螟等草地主要害虫危害严重、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缺乏等重大问题,基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组装集成—示范推广”全链条设计,系统开展了害虫灾变机制与监测、天敌资源挖掘与评价等基础研究和绿色防控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等应用研究。
草地螟(草地螟图片)
该研究通过十余年系统攻关,提出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草地害虫防控策略,形成了7项绿色防治关键技术,解决了产业发展中4个主要害虫危害问题,研发了3类生防产品,天敌昆虫扩繁效率提高3倍,草地螟性诱剂产品测报准确率90%以上,微生物菌剂田间防效超过75%,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近20%。构建完善了蝗虫、草地螟、苜蓿虫害等草地重大害虫的可持续治理体系和技术模式。
草地螟图片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马丽侠)内蒙古气象局7月13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兴安盟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温度适宜,气象条件十分适宜草地螟害虫的生长繁殖。截至7月2日,全盟草地螟成虫发生面积750万亩,遍布全盟6个旗县市的林地、草场、农田,是兴安盟1980年以来最重的一次。目前正是草地螟幼虫危害盛期,预计未来一周全盟仍多降水过程,气温正常,虫害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建议当地及时布控进行防治。
据了解,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农业和畜牧业是其主要经济产业。草地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可取食200余种植物,对农业生产威胁极大。草地螟的发生、发展与气象因子关系密切,成虫产卵选择性很强,在气温偏高时,选高海拔冷凉的地方,气温偏低时,选低海拔向阳背风地,在气温适宜时选择比较湿润的地方,内蒙古中东部是其主要繁殖和危害地域。据兴安盟气象局资料显示,5月至6月中旬,全盟平均气温在17.2~19.6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1~1.6摄氏度;同时全盟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8%~42%。此期间正值兴安盟地区越冬代成虫出现和聚集的时期,适宜的温度、降雨量偏多满足了草地螟成虫迁飞的条件,导致了入夏后兴安盟大面积发生草地螟病虫害。
草地螟虫图片
草地螟属间歇性暴发、迁飞性、杂食性害虫。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9年草地螟一代幼虫在东北大部、华北局部存在重发的可能。如夏季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境外虫源迁入,不排除二代幼虫在局部地区发生危害的可能。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控制幼虫大规模群集迁移危害,防控处置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中低密度区处置率达到7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确保草地螟在常发区农田不成灾、偶发区农田不造成严重危害。
二、防控策略
阻击外来虫源,控制本地虫源。强化虫情监测,防治幼虫为主,诱杀成虫为辅。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联防联控与统防统治。